空谷流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1章 年尾宴,大宋清歡,空谷流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她粗糙冰涼的手,揉搓片刻,暖一暖,噙了嘴角,輕聲道:“我很惦記今晚,你山頭裡的那頓大宴。”

……

藝徒坊的飯堂裡,二十來張八仙桌上,碗碟琳琅。

端王趙佶每月給的伙房銀錢管夠,簡王趙似每月還送不少肉食和瓜菜米麵來,故而今日這頓團年飯,葷素裕足。

當家硬菜,當然還是羊肉。

寒冬時節,學坊也不像衙門和宮廷那樣,燒得起炭盆,熱氣騰騰的大鍋燴羊肉,正是凍得嘴唇發紫、飢腸轆轆的男女學徒們,最需要的。

簡王送來的羊,那可都是皇家御苑裡精心餵養的,清水煮一煮,都是湯汁濃白、香氣撲鼻,沒有半分羊騷味。

民諺又云,冬吃蘿蔔夏吃薑。此季的蘿蔔又糯又甜,與浸軟的黃豆一起,投入羊肉中同煮,裝盆時撒一把芫荽,咕嘟嘟冒著熱氣上桌。

姚歡一聲“趁熱快吃”的令下,少年男女們再不遲疑,人人舉筷分勺,嚼肉喝湯,舌尖歡愉,紅塵暖意,莫過於此。

迅速地墊飢熱身後,孩子們狼吞虎嚥的節奏,稍稍慢了些,能夠細品桌上的其他年菜。

中原凜冬,很少有新鮮的綠葉菜,臘月裡的素味,除了蘿蔔豆腐外,主要是乾菜和茄瓜。

今日的兩件素味菜,都是邵清向姚歡建議的做法。

那道蒸菜梗,乃用蒔蘿子、陳皮、枸杞剁碎,撒在盤中碼放齊整的粗壯乾菜梗上,大火蒸熟,出鍋時淋兩勺米醋,熬一勺花椒油澆上。

那道茄瓜,則新奇得多,乃是邵清從太府寺一位南方同僚處學得的。

將豆腐過水,汆得更韌一些,和瓠子一道切丁,拌上蒜汁、雞油、米酒。

茄瓜剖開,將上頭的餡料塞入,短籤子紮了封口,在雞蛋麵粉糊中打個滾,排在笊籬中,於油鍋裡炸了。茄瓜膨大,形似鳥雀,表面金黃,瓜肉白嫩,咬到裡頭的雞油豆腐餡兒,則彷彿吃到真實的家禽肉一般。

故而,這道炸茄子,又叫“鵪鶉茄”。

團年飯的主食,是“吊滷湯餅”。

湯餅無甚稀奇,就是煮麵片兒。

花團錦簇的,乃是那一碗碗麵澆頭。

澆頭裡最受歡迎的,便是邵清教學徒坊廚娘做的“海祗陸神”滷。

南方來的各種魚鯗,泡發後,先加薑絲蒸至半熟,再和豬肚、豬心,或者羊肝、羊腸煮成濃稠的滷汁,撒一把因耐寒屬性而長得水靈青嫩的冬韭末子,連汁帶料,熱騰騰澆在面片上。

這頓團年飯,菜食品類不多,但從師傅到學徒,再到也被姚歡邀請上桌的雜役們,都吃得心滿意足。

姚歡喜歡這樣最是輕鬆與實惠的場面,沒有後世企業年會上那種不停抬屁股起身、各桌敬酒的套路,更沒有非得逼人喝醉甚至喝吐的“酒桌文化”。

過了酉末,筵席散場。

杜甌茶將夫婦二人送往學坊大門口的路上,向姚歡道:“今日吾坊應是在京城多少打響了幾分名聲。甌茶有個籌劃,自認乃是趁熱打鐵,又關涉學坊的長遠之計,說與姚娘子與邵提舉聽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上掉下一個妻主

霜月逗逗

女主她又把男主虐哭了

餘佳境

夭壽啦,我男朋友會讀心術

懶起畫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