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缽藏菩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三章 聚寶古鼎,異事件絕密檔案錄,飯缽藏菩提,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們都知道鬼神片裡的聚寶盆,也知道那些神話影片裡神仙的藏寶口袋,看多了很多人都呲之以鼻覺得那是無稽之談,純粹是影視片裡的瞎吹亂造,的確,在這個物慾橫流,人心叵測的凡塵裡那些寶物你們是無法知曉它們身在何處,更無法親自一睹寶貝的真容。
李老師就是萬千大眾中那個唯一的幸運兒!他就在京城潘家園古玩市場的一個不起眼的攤位上淘到了一件看上去不起眼的青銅古鼎,拿回家不久之後才知道那真的就是一件人間至寶。
“司馬警官,你好!我是京城大學歷史系的李老師!”
“呵呵呵!李老師,您好啊!久仰大名啊!”
“我可是默默無聞的小卒子,哪裡來的有名?”
“呵呵呵!您撰寫的《我國古代青銅器考研錄》不是很有名嗎?呵呵呵!我們老大最近一直在拜讀您的大作呢!”
“呵呵呵!這就是業餘塗鴉罷了,談不得有名,研究青銅器只是我的興趣愛好!”
“李老師就不要客氣了,您的大作已經廣為流傳了。”
“呵呵呵!司馬警官過獎了!現在,我們能否談談我自己的事情呢?”
“李老師,您的事情我們已經看過相關材料了,那麼請問您,那個東西您帶來了嗎?”
“沒有,不敢往外帶啊!”
“哦!我明白!這樣吧,今天你先和我們講講事情的前因後果,然後,我們安排相關人員陪您回家把東西護送到相關部門好嗎?”
“行!我同意!”
“好的!那就請您講講這件事的過程吧!”
“好!這件事就是那麼的離奇,到現在我也是驚歎不已啊!三天前是一個休息天,我下午就去了京城潘家園古玩市場轉轉,打算掏點看得上眼的玩意,就是一些小青銅器。到了那裡,我就四處轉悠,其實潘家園每天人流量都是挺多的,幾乎就是人山人海的樣子。。。。。。!”
“李老師,我想問下,潘家園為什麼每天有那麼多的人呢?到底有什麼東西吸引他們呢?”
“司馬警官,簡單的就是六個字,古玩,撿漏,發財!”
“怎麼說?”
“呵呵呵!其實人類潛意識裡都有賭性,你看,現在全國人民都掀起了一股股的古玩熱,就是撿了便宜的東西然後就大價錢賣出去,這個道理連三歲的小孩都懂。所以,你看,潘家園天天人頭攢動,都是抱著發財夢來的!”
“哦!明白了!”
“我心態很平,就是想掏些我喜歡但又便宜些的東西,也不能觸犯法律。發財與我無關。我就是抱著這種心態去的,我正四處轉悠著,突然看到那路邊有個老頭擺著一個地攤,本來我也無心去看的,但是我的眼尖,突然就看到一個小銅鼎就擺在那裡,我也就抱著看一眼就走的心態彎下腰去觀瞧,我仔細一看,心裡就是覺得一陣的興奮啊!”
“為什麼呢?李老師!”
“因為這個小銅鼎是真貨啊!”
“何以見得?”
“雖然實物在家裡,但是我也和你說說!這個小銅鼎不大,高也就不到十厘米,直徑也就十幾厘米左右,銅鼎表面裝飾有獸面紋樣,構圖漸趨繁密,線條峻深勁利。我們業內的一個極其著名的行家說過:“銅器墜水千年,則綠如瓜皮,瑩潤如玉;未及千年,雖有青綠而不瑩;未入土水之傳世銅器,其色紫褐,而有硃砂斑,甚至其斑凸起。”所以按照此法,我又用手摸,鼻嗅,舌舔,覺得此物不凡。”
“那麼這個青銅小鼎是哪個朝代的呢?”
“我估計是商朝的!因為此物紋飾複雜,夏朝的青銅器紋飾簡單,此鼎也和周代的不同,周代的青銅器趨於樸素,此鼎一看就是極其華麗繁縟!”
“這個鼎是。。。。。。?”
“後來才知道是財神趙公明的聚寶鼎!”
“什麼?李老師,你是怎麼知道這個小銅鼎就是。。。就是財神的寶物?”
“本來這個小鼎那麼小,又那麼髒,還是一個小老頭擺的地攤貨,你要知道,潘家園的真東西有,但是仿貨也是海量的,有多少人會注意一個老頭擺的攤呢?我自己也是險些錯過了這個小鼎,要不是我想看看的話,也就與我擦肩而過了!”
“我只是花了二百元把它買了下來,回到家把它清潔乾淨,才看到此物的真面目。而且我還在銅鼎的內部發現了周朝的文字,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金文!”
“刻得什麼內容?”
“我記得是:封趙公明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