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一章 典故,一代女嬌,飛兔,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屈寧聞言笑看皇上問:“不知皇上有沒有聽說過春秋時期,有個叫晏嬰的人?”
皇上沉吟一聲,眉頭緊鎖,想是在極力搜尋有關晏嬰的資料。只一會,只見他抬眼,目光中閃過得意之色,看著屈寧說:“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晏嬰乃是齊國有名的政治家,身任相國職位。此人滿腹才學,文韜武略,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怎麼,寧兒寫的格言莫不是出自晏嬰之手?”
屈寧聽了連忙解釋道:“不,皇上。此格言並非出自晏嬰之手,而是晏嬰在一次陪同齊景公遊覽已經被齊國滅亡的紀國舊地。那時的紀國因經過戰亂,市面蕭條,一片肅殺景象,到處都是戰爭中留下的廢虛。在遊覽到一處廢虛之時齊景公發現了一個金壺,開啟金壺一看,裡面刻著硃紅色的銘文,銘文寫的正是:吃魚不要吃背面,騎馬不要騎劣馬。”
“哦?”皇上的語氣訝異,臉上是濃濃的興趣,看著屈寧,他的眼眸裡閃耀著極度的讚賞和寵愛,“這麼說來,這裡面還有一個故事不成?”
“皇上英明,事情正如你所想。”屈寧不失時機讚了一句,這才開始不動聲色地解釋說:“當年齊景公看到銘文上的字時,由衷地讚道,‘這格言多麼形象深刻啊。【吃魚不要吃背面】是說魚的背面有腥味,不好吃;【騎馬不要騎劣馬】是說劣馬任性,不聽使喚,不能騎著它到遠方去。
晏嬰聽了連忙湊過來看了看金壺上的格言,連連稱讚,‘當真是含義深刻的格言哪。’贊完,他看著齊景公話鋒一轉說,‘不過大王你理解錯了。【吃魚不要吃背面】是告誡國君不要把百姓的收穫全拿走;【騎馬不要騎劣馬】是告誡國君的身旁不要安排阿諛無能之人。’
齊景公不解地問道,‘你是怎樣得出這樣的解釋?’
晏嬰說,‘一個人吃了魚的正面還要吃魚的背面,豈不是貪得無厭之人?馬不離人,就像臣不離君一樣。劣馬就好比國君身旁的無能阿諛之人,這樣的人只會奉承拍馬,沒有建樹性,多造可恨可怨之事。更有甚者,憑藉一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在國君的面前做一翻歪解,導致釀成許多的冤案。皇上若是重用了這樣的人,只會令有才能有抱負的人望而生卻,不敢出策;能言善辯的人不肯做使臣;能征善戰的人不肯破陣殺敵。這樣一來,內政、外交、國防都無人出力,朝政敗亡的局面就會隨之而來。到時,國將不再是國了。’”
屈寧的一翻解釋,聽得皇上心情沉重。他忍不住深深地看了屈寧一眼,看到屈寧雖然和平時並無不同,但她眼眸裡不經意流閃的機靈智慧卻已經昭然顯示,她的所言必定含有別意。
皇上身子向後一靠,斜身靠著榻背,看著屈寧意寓深長地說:“沒有想到寧兒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連古人的典故也知道得這麼詳細。不知,寧兒是否還能再說一個這樣有趣的典故?”
屈寧聞言笑了笑,不語,而是從旁邊的桌子上拿起一盤香噴噴的炙肉,從中夾起一塊,連著筷子遞給皇上說:“皇上,這是寧兒吩咐御膳房的人,按照我們家鄉特有的秘方製做的,請你品嚐一下。”
皇上大感意外和感動,連忙喜孜孜地伸手接過炙肉,正要品嚐一口,卻突然看到炙肉上有一條頭髮,此頭髮看上去粗糙油膩,毫無生氣。知道是廚子炙肉的時候,不小心掉落的。不由得臉色一沉,高聲叫起來:“來人啊。”
語音一落,從外間匆匆跑進一名太監和宮女,神色慌張地跪下施禮,戰戰兢兢地等候皇上發言。
皇上坐著不動,只是把炙肉拿在手中。他雖然不動不怒不語,但周身卻散發出一股威懾之力,讓人大氣都敢喘一下。他靜靜地坐著,淡淡地掃了一眼太監和宮女,這才聲色緩沉道:“你們立刻去傳做此炙肉的廚子過來。”
“是,皇上!”太監和宮女領了旨,連忙快步離去。
直到此時,屈寧才敢看皇上,小心翼翼地問:“皇上,怎麼啦?”
皇上把手中的炙肉遞給屈寧,語重心長地道:“宮中廚子,必須是萬里挑一,衛生更是要講究,不可以有半點不衛生的情況發生。但是你看,此炙肉,竟然粘有頭髮,如此粗心大意的錯誤,廚子們怎麼可以犯下?”
屈寧接過糕點看了看,點點頭,“哦,真有一條頭髮,怎會如此粗心大意呢。”她說著把炙肉重新放回盤子裡,微微地看了一眼炙肉,這一眼,她的眸子裡閃過一種不可捉摸之色。
“就是!此乃不可原諒的過錯。”皇上臉色暗沉,語氣森然,想他九五至尊的人兒,竟然會吃到粘有頭髮的炙肉,實在有辱他的身份和皇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