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部分,墨香風韻,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播發展,功在千秋,惠及子孫啊!”
荀況眼裡睿智閃耀,道:“確實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文字異型異議,一直是諸子各家學說難以傳播的瓶頸,如今有了這本寶典,又有了這神奇的紙和印刷術,各家學說可以普及天下,流傳後世矣!”
鬱林和公輸梨也難抑興奮之色,交口稱讚字典對現實和未來的偉大作用。
南宮吟站起身來,看著淳于髠、鬱林、荀況、公輸梨四人,道:“此皆主公之功也,寶典乃主公親自籌劃,紙、印刷術、裝訂術皆主公發明,在下不過是適逢其會,榮幸參與其中而已。”
凌雲志看著五位大師,笑道:“此典乃南宮大師及諸位同仁耗盡無數心血而成,本公豈敢掠美。呵呵,如今好了,有了此典,文字一統時日不遠矣,可先在領地各機構、各級學校普及發放,然後分發各地諸家文士一些,逐漸向天下各地有償出售。”商人的本性又露出來了,他是時刻想著如何增加領地的收入。
淳于髠眼睛一亮,道:“雲志,此典萬不可草率發出,如此重要的寶典,必須要聚集天下文士,隆重推出才可,這樣既可以引起重視,造成轟動,起到推廣此典的效果,又可以讓天下學士感受我領地文化之繁榮昌盛,逐漸確立起我領地文化學術中心的主導地位,為將來一統天下在思想上、文化上做好準備!”
凌雲志聞言,心裡豁然開朗,還是師傅深謀遠略啊,如果能將天下的學子都吸引到自己的國家,不但可以創造更加先進的思想、文化,而且等於為領地準備了豐厚的人才儲備,經濟繁榮、文化發展,人才濟濟,不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嗎?這麼好的機會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恭敬地對淳于髠,道:“聞老師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嗯,是得好好籌劃一下。”說完陷進沉思之中。
師徒二人的一番言語,頓時也開啟了荀況、南宮吟、公輸梨、鬱林的眼界,荀況頓時想起初春之時凌雲志與自己的一番長談,自己是否應該把已經出成型的兩篇學說及時推出,為凌雲志登位造勢呢?
荀況這位大思想家已經被凌雲志層出不窮的新思想、新技術、新做法所征服,認定他就是像三皇五帝那般的大聖人。
伏羲創八卦,結網發明漁獵,制以儷皮嫁娶之禮,而成聖人;燧人氏鑽燧取火,以化腥臊,有巢氏構木為巢,以避群害,民悅之,均使王天下;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興農業,而成華夏始祖。
而凌雲志帶給荀況的震撼更直接,影響更深,每一次與凌雲志深談都使他感覺到思想發生著質的飛躍,而且凌雲志每推出一項新的發明創造,都使荀況感到其對社會各領域的影響,隨之帶來的一次次變革和創新已經初步顯現出勃勃生機和活力,他有種預感,整個社會必將凌雲志的推動而帶來質的飛躍發展。
看凌雲志抬起頭來,荀況悠然起身,微微一禮,優雅地說道:“受凌公啟發,學生已著就那兩篇文章了,不過學生始終感覺還有不盡完善之處。”
凌雲志聞言思維一下轉到了這上面,因為他目前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荀子的禮制思想和華夏探源這兩種學說思想了,驚喜道:“大師,在下何時可得一閱?”
荀況淡雅一笑,他感覺到眼前不凡男子心中燃起的熊熊熱情和渴望,道:“凌公可隨時一閱。”
第二卷 塞外風雲 第四集 漢國初建 第六章 寶典面世(3)
凌雲志聞言大喜,不過他要是知道荀子曾把他與三皇五帝般看待的話,恐怕就笑不出來了。
隨後的朝會上,凌雲志公佈了漢語大字典即將面世的訊息,並要求領地各機構要做推廣普及字典的表率,率先使用統一的文字,以後各種奏章、文書均需採用字典中的文字。
領地中的各家學者紛紛發函遍邀同門學者前來參加漢語大字典面世典禮。領地即將頒佈統一文字的寶典的訊息像春風一般迅速傳遍天下各地。
斯時,隨著社會的鉅變,原被貴族階級所壟斷的文字大範圍地擴散到民間,導致文字形體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劇烈變化,傳統的正體已經被衝擊得潰不成軍,而且國別差別、地域差別、等級差別,字的寫法變得不一致了,連偏旁也有不同,出現了文字異形。同一個意思的字就有很多種寫法,不但造成文字交流上的困難,並且導致同一篇文章竟被理解出很多種不同的意思來,嚴重阻礙了文化、思想的傳播。
諸子百家對此感覺尤甚,現在聽聞遼東遼西領地編撰統一了文字,倍感振奮。諸子百家,各國各地學者聞風而動,紛紛湧向襄平城。
進入燕地,一股安居樂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