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部分,墨香風韻,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遼西最有影響的是山戎族,山戎族是一個山地部落民族,主要生活在遼西西部的丘陵山地的深林中,以打獵、伐木為生,多身強體壯,其風俗貴少賤老、尚勇。不過,山戎族也難以控制遼西,其北部有強大的遊牧民族東胡,東部有高夷族,東胡、高夷兩族時常進入遼西進行搶掠,山戎難擋其銳,只能生活在山林中。
於微閭山脈(古也稱醫巫閭山)位於大淩河中下游以東,瀕海,此山多奇詭怪異的山石,層巒疊嶂的蒼松翠柏,連綿南北。
凌雲志收拾整齊,按照黃金圖的標識向山上進發,沿途美景不斷,隨處是奇峰秀出,美景連演。遠處,山巒疊翠,參松弄影,翠綠遍山。近處,古樹參天,梨花遍野,白雪飄香,古樹草叢中常有異獸出沒,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凌雲志一路由北向南,穿行在崇山峻嶺之間,飢餐渴飲,曉行夜住,空氣清新,花草的芬芳撲鼻而入,倒也不覺勞累,山上樹木鬱鬱蔥蔥,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偶爾冒出一兩聲清脆的鳥鳴更讓人感到和諧,使他感覺很是愜意。
這一日,爬上一座山峰,在兩座高山之間出現一個地形狹長,大約有十數里方圓非常寬大的葫蘆型山谷,凌雲志拿出黃金圖對照了一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應該就是這裡了!
凌雲志從山峰的西側下到山下繞行到兩山之間的谷口,谷口前是一長長的急坡,谷口狹窄,兩側是高聳入雲的懸崖峭壁,實乃易守難攻之地。谷中氣候溫溼,風景秀麗,各種各樣的野花隨處可見,微風吹過,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花香,一條小溪蜿蜒穿過疏林,帶來一縷清涼。凌雲志穿過沒膝的野草,走了很長時間,終於來到山谷的盡頭,被眼前的奇異景象驚呆了。只見一座高聳入雲、與左右山峰相連的、金碧輝煌的金山出現在眼前,映襯著周圍的翠綠說不盡的詭異。金山的頂部是厚厚的黑土層,上面長滿了茂密的翠綠古樹。
凌雲志驚喜若狂地一路疾奔到金山下,山腳下寸草不生,鋪滿了耀眼的金沙,凌雲志一頭撲在了金沙上。躺在金沙上凌雲志浮想聯翩,一個遍及整個大地的商業王國出現在他的眼前。
凌雲志在山谷中待了兩天,勘察了整個山谷的情形,然後帶上一小袋金沙,踏上了回程。他沒有沿著來時的路回去,而是有意考察一下山谷西側急坡下的情形,一路下了急坡,翻過三個小山頭,下面就是一個長長的緩坡,所經之處到處是茂密的原始森林,眼前一亮,赫然已經走出山脈,遠處嘩嘩的流水聲清晰可聞。
凌雲志仔細察看了周圍的地形地貌,並在黃金圖上標出了自己下山的路線,如在下山的路上開闢出一條道路,整整比他進山的路縮短了十分之八的時間。
記住了周圍的地形,凌雲志精神抖擻地向河水響起的地方走去,周圍的地是非常平坦,不久一條清澈見底的大河出現在眼前,大河的兩岸是綿延數里的平原,在河的上游遠遠地好像是一個小城,凌雲志來到河邊,洗了把臉,然後向小城的方向走去。
走進小城中,街上的行人不多,街的兩側是一些低矮的泥土房屋,好不容易找到一家賣吃食的小店,凌雲志點了幾樣小菜和一壺酒水,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小店中只有凌雲志一位客人,非常寂靜,凌雲志與店小二兼廚師的小店老闆攀談的幾句,這才知道此城叫伊城(今阜新市),大約有六十多戶人家,多以務農為生,屬陽樂城管理,算是燕國的一個小鎮,不過,燕國並沒有在鎮裡設定任何官員,而且這裡經常會受到東胡人的洗劫,非常蕭條。
兩人正談的熱乎,忽然,感覺大地在震動,街上傳來雜亂的驚呼聲、跑動聲,凌雲志詫異地轉頭向外瞧去,街面上已經空無一人。
大地的震動聲越來越大,劇烈地顫動,令人有地動山搖的感覺。凌雲志回頭想詢問店老闆,卻發現店老闆早已經不見了人影。
凌雲志心中升起不安的感覺,好像印證他的不安似的,一大隊騎兵衝進鎮中,哭聲、喊聲伴隨而起。凌雲志大腦中剛閃過東胡騎兵,小店已經被團團包圍,二十幾位手持利刃的騎兵,紛紛躍下馬背,走進店中圍住了凌雲志。
凌雲志苦笑了一下,暗呼倒黴,眼睛警覺地盯著騎兵手中的利刃,全神戒備,多年的考古習慣,就是在這危險萬分的時刻,仍然不可抑制地發揮作用,騎兵手中的利刃正是雙側曲刃青銅短劍。
圍住凌雲志的騎兵厲聲吆喝著,凌雲志還是勉強聽懂了意思,騎兵說的語言有些像蒙古語,那是一種屬於阿爾泰的語系,他曾經專門研究過,騎兵大概喊的是交出錢帛,饒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