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龍王l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上火的老虎,漢雄,千年龍王l,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朕擔心雲侯……”劉徹面有憂色,畢竟雲嘯還是顏清的女婿有些話還是說不出口來。
“呵呵呵,雲侯你不用擔心。王者承天意以從事,與天同者,大治,與天異者,大亂。
說的便是為人君者要順從天意,帝王之將興也,其美祥亦先見。其將亡也妖孽亦先見。
自從雲侯出現在我大漢以來,東征西討助先帝平定七國之亂。征戰匈奴於西域草原,外結東胡以控西域,內戰賊逆於江南。哪一樁哪一件,不是興社稷保黎民的壯舉。
老夫活了一把年紀,不管怎樣看起來。這雲侯像祥瑞多過像妖孽,他在臨潼興修水利經商種田。一個貧困的莊子,沒靠朝廷一文錢的資助便成為了大漢最為富庶的莊子,如此列舉林林種種不可計數。
即便他在海外有開國之舉,那也是漢人開疆拓土。日後也是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最後還不是要納入咱們大漢的版圖。試想這隴右與江南諸國,原先可曾是我漢人的土地。若沒有先秦的征伐移民,我大漢怎會拓土千里。”
顏清侃侃而談,說得劉徹雲山霧罩。不過想想也是,大漢立國之初,的確有不少漢人的地方不服管束。經歷了大漢歷代的皇帝,這些地方紛紛臣服,最後還是併入了大漢的版圖。畢竟大家都說一樣的語言,使用同一種文字。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自家人的事情,總規好解決一些。
“那老師以為,學生現在應當如何?”劉徹挺直了脊背向顏清請教。
“陛下,現在要做幾件事。一。建明堂擁禮制。用禮制束縛百官,以及王氏宗親。樹林人君的權威。
二,擴大清華為太學,為國家更多的培養合適的人才。未來,陛下要大量的任用地方官吏。沒有一定的人才儲備那怎麼行。
這三,是要限制豪強侵佔土地。遏制土地兼併,這樣就可以控制豪強的規模。現在山東一些地方豪強林立,好像欒家那樣的家族甚至還有家兵的存在。這對大漢,對朝廷都是一支不穩定的力量,一定要適時打壓。”
顏清一邊飛快的說。劉徹一邊用心的記。待顏清說完,劉徹有豁然洞開之感。“老師之言讓學生有茅塞頓開之感,不過學生疑惑。為何老師不像董先生那樣,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條陳呢?”
“陛下可曾聽說過,船大不遮海獨木難成林。百家爭鳴的局面是有些過於混亂。朝廷應該治理規範。不然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互相都不服氣。有此導致的內耗實在是損失過多,不過若是罷黜百家便會使得儒家學說失去了競爭。
一種沒有競爭的學說是不會主動進步的,久而久之儒學必然變得沉重而迂腐好似一種宗教一般。其實這天下的學問裡,儒學也不見得是天下至理。百家學說雖然博雜,但能夠與儒學爭雄數百年還是有其過人之處的。
老夫倒是建議,不要拘泥於儒學。陛下可以尊儒學,但要相容幷蓄海乃百川。讓儒學吸收各家學說之所長。這樣罷百家之名存百家之言,納儒學之骨指附百家精華之肉。如此這般,才能夠使我華夏之文明光照千秋。成為萬代所信仰的人間正道。”
顏清的話說完。劉徹已經跪伏於地。嚇得千度也連忙跪了下去。
“陛下不可如此,你身為人君如此作為。便是於禮制不合,快快起來不要這樣。”
“老師,學生聞聽老師之言。感慨良多,聖人說君子要講忠恕之道,學生初掌國祚被就因為忘記了老師的教誨。才會乾綱獨斷任意妄為。方致有今日之困,剛才聽了老師的話。這才知道什麼是聖人說的恕。那是有海納百川的胸襟,千山萬壑的胸懷。董先生不及老師。天下飽學都不及老師。
弟子不是跪拜老師,而是跪拜一位當世的聖賢。老師您當得,老師說這於禮制不合。學生倒是覺得,人君跪拜聖賢此乃是最合禮數的事情。”
劉徹的話不禁千度大吃一驚,將頭緊緊的貼在地板上。就連顏清也是大驚失色,聖賢這乃是孔孟之後個個儒學學士夢寐以求的境界。自己難道真的到了麼?
可無論他到了沒有,劉徹說他是聖賢。那麼史筆如刀,顏清的名字斷然會刻在歷史的書卷上。他顏家,也是出了一位大聖賢的家族。千秋之下,除了孔孟儒學便以顏家為貴。
顏清的眼神悠然神往,承明殿裡寂靜無聲。
蒼虎的嘴上起了一連串的大泡,早上起來尿出的尿都快接近豆油的顏色,口臭得一張嘴便可以燻人一個跟頭。不由得他不火大,欒玲的肚子一天大似一天。自己就好像困在這山中的老虎,斷了音信也無法請示。難道真的要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