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寒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李鴻章,溫暖寒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者:高陽
宣告: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載後請在24小時內刪除。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第一章
何桂清由於在江蘇學政任內,喜歡談兵,屢次上奏,論列軍務,為文宗所欣賞,因此,在咸豐四年四月,調補倉場侍郎,到秋天灌米海運畢事,繼黃宗漢而為浙江巡撫。此中當然有“巧妙”,大致內有他的同年軍機大臣彭蘊章的援引,外有也是他的同年的黃宗漢的支援,但穿針引線王有齡功不可沒,當然也有朱大器的謀劃在內。
何桂清撫浙,王有齡自然更得意,咸豐五年調補首府杭州府知府,不久又兼署督糧道。同一年,賞戴花翎,並奉旨交軍機處記名,遇有道員缺出,請旨簡放,這稱為“內記名”,越過吏部這一關,是補缺最優先的“班次”。
咸豐六年,王有齡又奉委兼署鹽運使,護理按察使,集糧政、鹽務、司法於一身,為浙江第一能員,也是浙江第一紅員。因此遭人之忌,有個通判叫徐徵,告了一狀,告何桂清獎薦不公,奉旨明白回奏。何桂清“年少氣盛”,覆奏的語氣,不免亢激,因而下詔責,何桂清便只好稱病辭官,已經打點行李回鄉了,而忽有意外的轉變,奉旨以二品頂戴署理兩江總督。
據說轉變的經過是如此,兩江總督怡良,因病免職,文宗召見軍機,商量繼任人選,他說:“兩江總督一缺,以籌餉為命。派誰去好?”
“以何桂清為宜。”彭蘊章毫不遲疑地答奏:“何桂清在浙撫任內,籌給防守徽州兵勇數萬人的餉,應付裕如。”
徽州原屬兩江該管,與浙江無干,但地勢上卻是密切相連的,因此徽州的防務劃歸浙江。這是加重了浙江的負擔,而何桂清毅然挑起這副擔子——文宗最恨封疆大吏,自劃界限,不但各人自掃門前雪,如秦人之視越,甚至將雪掃到他人門前,推出了事,所以此時想到何桂清的好處,也是毫不猶疑地接納了彭蘊章的建議。
這一來,王有齡的行蹤也改變了。當何桂清辭官之前,先替王有齡作了安排,利用“內記名”的方便,外放為雲南糧儲道——何桂清回雲南,王有齡改官雲南,依然可以朝夕過從。
這雖是出於感情深厚的安排,卻到底是不得已之舉,既然何桂清有此意外的恩典,王有齡當然要留在江南做官。於是拜託新任浙江巡撫曾國藩的同年晏瑞書出面上摺說,浙江辦理防剿,與安徽接壤的寧國府正在吃緊之際,請求派王有齡幫辦浙江軍務,等到各路軍情稍松,再行馳赴新任。這有個名堂,叫做“奏留”,凡遇到軍務、河工等等有關國計民生的大事件,都可以“奏留”得力人員,通常也都可以邀準的。
王有齡留在浙江,是為了改官兩江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寧國府克復後,由何桂清與江蘇巡撫趙德轍會銜出奏,說王有齡在浙江籌餉如何精敏,現在江蘇的稅捐,非他來清查整頓不可。這也有個名堂,叫做“奏調”,向例封疆大吏除了翰林以外,外官道員以下,京官司員以下,都可以奏調。而且文宗派何桂清繼任江督,本就是為了籌餉,所以奏調王有齡的摺子,自是“準如所請”。
王有齡到了兩江,先在上海整頓海關,關務把持在書辦手裡,黑幕重重,經過王有齡的清查整頓,公庫增收了兩百多萬銀子。由於這一勞績,何桂清保他升官江蘇按察使,不久又署理布政使,就是藩司,掌管一省的財政與人事。
江蘇的地方官最多,兩江總督駐江寧,江蘇巡撫駐蘇州,藩司亦有兩員,稱為江寧布政使與江蘇布政使,前者管江寧、淮安、揚州、徐州四府,及通州、海州兩直隸州,後者管東南膏腴之地的蘇、松、常、鎮、太五府州。照系統上說,江蘇藩司的直屬長官是江蘇巡撫,兩江總督隔了一層,是管不到的,而此時的情形不同。
其時因為江寧失守,兩江總督駐常州,常州既為江蘇藩司所管,所以王有齡便事事請命於何桂清,趙德轍根本不在他眼中,每次“上院”,仰面朝天,滔滔不絕地講他辦了些什麼事,辦得對不對,巡撫是不是同意?他都不問。趙德轍受不了這股氣,又拿他沒奈何,只好告病辭官。
接趙德轍遺缺的是徐有壬,由湖南藩司升任,未到江蘇以前,就聽說王有齡跋扈專橫,決心要殺殺他的威風。
第一天到任,會過學政,便是接見藩司,王有齡習性不改,上院帶兩個極漂亮的小跟班,每人手裡一支雲白銅的水菸袋,站在他左右,輪流替他裝煙。
“慢慢!”徐有壬揮手阻止小跟班送煙,“老兄官做到藩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