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訪不如上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1978歷史不再徘徊,上訪不如上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順德縣人,此地一向為中國最富庶的地方,如今老人家徒四壁。北京來的一位官員問他對什麼事情最不滿意,他說道:“三十年了,人民公社一是不讓我們吃飽,二是不讓我們說話”。又問他什麼時候生活最好,他說是陳濟棠時代。陳濟棠是三十年代當地軍政首腦,所以這件事讓北京的官員驚訝萬分。

鄉下的人民公社已經淪落到如此地步,但在當時,共產黨的高層領導中真正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仍然極少。李富春是其中一個。他說:“‘文化大革命’給了我們很深的教訓,為什麼那麼多的民眾把矛頭對準我們的幹部?因為共產黨欠賬太多了。”另一個人是萬里,那一年的冬末春初,他是安徽省的省委書記,他和一個叫花子的對話,也令他永世難忘。當他私訪他治下的淮北農村時,偶遇一個青年,上身著一棉襖,裡面光著身子,外面扎一草繩,從破爛的地方綻出棉花。萬里問道:

“你有什麼要求?”

小夥子拉開棉襖,拍拍光肚皮:

“吃飽肚子!”

“你這個要求太低了,還有什麼要求?”

小夥子又拉開棉襖,再一次拍拍光肚皮;

“把地瓜幹換成糧食!”

……

這位省委書記那時上任不久,又是微服簡從,所以青年人並不知道他是何人。不過,一年以後,全中國的農民都會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成為在農村裡發起改革的關鍵人物。此刻,他還不知道怎樣才能滿足這個小夥子的願望。據隨行的人員後來的描述,他良久無語,熱淚長流。毫無疑問,他所見到的事情令他對人民公社的信念發生了根本動搖。因為就在當夜,他對隨行的人員提起此事時說:“你看看!一個種地的,自己吃不飽肚子,我們共產黨幹了三十年,連人家這麼—個要求都不然滿足!我們再不讓他們吃飽飯,總會有一天,我們自己也會吃不飽飯。”這還算是客氣的說法,不久,他在國務院召開的高層會議上再次提到鄉下的貧窮,話說得更加尖刻:“如果這些情況讓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知道了,不推翻共產黨才怪呢!”

華國鋒這時候的想法,是要將毛澤東生前提出的農業機械化的設想加以推進。按照這個計劃,中國農業的機械化要在1980年完成,這當然並非外人所想象的那樣,僅僅是勞動技術的改進。事實上,按照當日共產黨人的設計,農業勞動改由機械完成,是將土地大規模地連線在一起的基礎。千百萬農民的勞動,亦將由此集中於統一的意志之下。所以,機械的最重要的意義不是改造自然,而是可以成為一種統治人的力量,甚至還可以造成一種壓力,讓人民公社的土地制度更快地轉向國家所有的制度。這個計劃在毛澤東時代已經不遺餘力地加以推進,到了1977年,有記載說,鄉下的拖拉機已經達到一百五十五萬臺,並且擁有大約一億八千萬馬力的機械總動力。就總量來看,低於美國和蘇聯而居第三,但若平均到耕地之上,則就少得可憐,而且其中大部分僅為紙面上的統計,實際的機械則有相當部分因沒有配套或者損壞嚴重而不能使用。所以,在1978年1月4日,華國鋒就召開了一次全國的會議,試圖以激昂的號召鼓勵屬下認真對待這件事情。陳永貴在這一天宣佈說,現在“已經到了決戰的階段”,因為,實現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遺志“只剩下三年的時間”。陳此時是新領導中位居第八的副總理,他的農民出身和經歷,使得他的演說洋溢著農民的感情,也刺激了臺下那些鄉村官員的熱情。一時間,大廳裡掌聲雷鳴,山搖地動,其情景彷彿象徵著黨的號召與農民的心願融為一體。第二天清晨,報界一起開動起來,呼喊著“奪取三年決戰的勝利”。人民日報的社論還說,這是全國農民的最迫切的願望。(《人民日報》1978年1月5日。)不過,用不了多久,所有的中國人就會知道,所謂“決戰”的計劃,與鄉下實際的情形和農民的心願相去何其遙遠。

大夢誰先覺(8)

黨中央的部署已經下達,“三年決戰”也已經拉開序幕,可是,萬里卻說:“我們把農民忘了。”在他所領導的安徽省,情形也挺奇怪。農業機械化的誘人藍圖沒有什麼反響,幾乎所有的農民都在議論由省委發下來的一個檔案。這檔案的條款共有六項,所以人們後來都把它叫作“六條”。內容在今天已經不足為奇,可是在當日,幾乎全都牽涉著最有爭議的問題。包括人民公社的經營管理要規範起來;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減輕社員負擔;糧食分配要兼顧個人的利益;允許和鼓勵社員經營正當的家庭副業,已經收回的“自留地”如數歸還社員。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用鍵盤拆彈驚呆松田

一瓶陳醋

綁架媽媽

指點迷津

超神話降臨

鐵卒

仗劍訣

標點

琉璃妖姬

交通工具類:滄海一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