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零三章 風寒!,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間飛逝,天氣一日比一日冷了起來,這天早上李愔穿上衣服起床,推開門來,入眼的是一片雪白,沒想到昨夜益州竟是迎來了第一場雪。
紛紛揚揚的雪花在天空中翻飛,任由寒風拖拽,彌亂而富有詩意,地上已經積了一層厚厚的雪花,晶瑩潤白。
李愔一腳踏出去,地面上清晰地響起“咯吱”的一聲,伴隨著這個音調,李愔出了南院。
金大謙此時正指揮著下人們打掃著庭院中的積雪,見到李愔,笑著跑了過來,“殿下,這麼冷,你怎麼不多睡兒?”
“醒了,就睡不著了!”李愔朗聲笑道,冬天總給人一種疏懶的感覺,在這個季節應該是躲在暖烘烘的火爐旁嗑著瓜子,嘮著家常,一家人其樂融融。
不同於現代社會眾多的娛樂專案,唐朝的百姓也的確是這樣生活著,他們耕種著自己的土地自給自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到冬時土地不需要管理,這個季節就成了他們最清閒的時候,男人們喝喝酒,吹吹牛皮,說著一年中的見聞,女人帶著孩子圍著火爐吃著小零食,生活悠然自在。
金大謙有些感懷道:“時間過得真快,沒想到又是一年過去了,這說著就到了年關了。”
“是啊!”李愔也有些感慨,想起過年的事情,他又說道:“今年多備點年貨,多買些肉,我和王妃今年回長安過年,這王府就交給你打理了,奴婢們都辛苦一年了,讓他們也過個好年,吃的豐盛一點,到時候再打賞一些銅錢。”
李愔還惦記著他們這些下人,金大謙心中感動,“是,殿下。老奴記住了,只是殿下不打算帶著老奴一起回去嗎?”
“你家人都在益州就別去了,在益州好好過年吧,榮達就他一個人。去哪裡過年都一樣。”李愔在小院子轉了轉,就準備回去。
“是,殿下,老奴只是擔心榮達照顧不好殿下和王妃。”金大謙解釋道,其實他也是希望留在家過年的。
回了房間中,李愔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從桃園回來已經過去了一個月,這一個月中他規劃的事情也都進行的有條不紊,比如蘇沫兒見過益州軍政法官員以後正式擔任武侯府主官一職,負責巴蜀的治安管理以及一些暗中的情報蒐集。當然明面她只是武侯府的主官。
而在益州城中李愔專門分配了一個官署給她,蘇沫兒在這一年中也培養出了不少精英人才,這些人都成為了武侯府的主幹,在蘇沫兒的操作下,巴蜀的武侯亭來了個大換血。李愔也配合著蘇沫兒給武侯配備了統一的服飾和裝備,把武侯這個職業正規化起來。
其中武侯的裝備李愔惡搞了一下,採用了明朝的錦衣衛服飾,身穿飛魚服,手握繡春刀,還給他們配發了一種新型盔甲,這種盔甲是和板甲齊名的鱗甲。如同魚的鱗片一樣樣層層疊加,防禦效果也是不錯,而武器方面配備了十字精鋼弩這種利器,同時還有專門的盾牌和橡膠棍,後者則是李愔從現代買的,用於武侯處理一些小的民事糾紛。
軍隊中。李愔和朱由之從學院中挑選了兩百名成績優異的學員分配到了軍隊中,其中大部分被分配到了各州的都尉府擔任都尉,長史,校尉等職務,李愔的軍隊數量本就不多。各個重要職位也基本被學院的學員佔據,李愔基本算是控制了住了軍隊,現在李愔是他們的校長又是他們的上司,而中央軍中分配的自是最優異的學員,諸如曾志達,羅元,閆長浩,韓振等成績優異的學員脫穎而出,受到李愔的賞識,而軍隊的後勤系統也在學員加入以後迅速建立起來,成了專門的後勤部隊。
為了新型的後勤部隊,李愔把十艘運輸用的蒸汽寶船劃出五艘給了後勤部隊,把佟年心疼的是幾夜沒睡著覺,巴蜀水網密佈幾乎每個州都有河流經過,所以李愔把水運作為了巴蜀的主要運輸方式,除了寶船,李愔也下令開工建造小型的蒸汽運輸船,用於往各州輸送物資,而陸地上的運輸,李愔在加緊修建通往各州的水泥主幹道的同時也在改良運輸工具,比如給平板車裝備從現代購買的橡膠車輪,這樣拉著車的時候就可以省下不少力氣,還能增加運輸速度。
而上官儀的政務部門則是隻是管理各州政務,比如賦稅,各種基礎設施建設,農業規劃,商業管理,對外事務等,至於地方司法和軍隊事情則是嚴禁地方官員插手,而且李愔還下令地方官員和地方軍隊禁止來往,這樣就保證軍隊和政務的純粹性,軍隊不和政治掛鉤,就算地方官員反叛,也能用軍隊迅速剿滅,這樣一來,李愔的軍隊真正成了懸在每個官員頭上的一把刀,任何人圖謀不軌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地方軍隊的存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