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九章 漸變的形勢,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hien涵,方塊=搬磚的打賞,上午突然停電,稿子全沒了,哭死!
“長孫閣老,你倒是說句話啊?”
眾臣品嚐過紅薯都是讚不絕口,大部分朝臣都是對李愔不乏讚美之詞,李世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太極殿。
望著一臉焦急的盧進,長孫無忌惱道:“你讓我說什麼?讓皇上逼迫李愔把紅薯這種東西也給我們種植?”
“是啊,長孫閣老你難道就一點也不心動嗎?四萬畝地就可以生產一百二十萬石的,我們盧氏的土地何止百萬畝。”盧進勸說道。
盧進這麼說長孫無忌越是著惱,他明白這些士族的心思,只是他更明白李世民的心思,上次逼迫李愔的事情已經讓李世民對他有些疏遠,長孫皇后也勸他不要再和這些門閥士族攪在一起,這話從長孫皇后口中說出和從李世民口中說出沒什麼兩樣。
“盧大夫,我勸你一句還是不要再瞎折騰了,如果以前皇上對李愔還有些疑慮,現在對他已經是徹底相信了,你沒看見皇上的表情嗎?就是擊潰頡利的時候他也沒這麼高興過。”長孫無忌一邊走一邊說道。
盧進還是有些不甘心,這麼多好東西他們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心裡就和貓抓一樣難受,“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有!”長孫無忌蹦出來一個字。
盧進喜道:“還請長孫閣老明示。”
“不要再去招惹李愔,他想給的自然會給,他不想給的,你強要也要不到,明白了嗎?”
李愔徵兵的事情朝堂這邊已經知道了,以前他想用戍邊把李愔束縛住,沒想到這反而成就了李愔公然招募軍隊的藉口,如今的李愔有兵又有糧,而那種名震長安的弓箭和橫刀。他不相信李愔只是生產了幾把送過來當貢品,說不定益州的軍隊已經裝備,面對一個有兵又有糧,深得皇上信任。還十分聽話的藩王,長孫無忌突然感到深深的無力,如今誰還能逼李愔呢?
“這…長孫閣老!”盧進呆在原地,而長孫無忌則是搖著頭離開。
另一邊,崔紹和李恪並肩同行,他們的身邊環繞著不少大臣,大都是說著恭維的話,李恪和崔紹不時笑臉相迎,禮貌的回敬。
“六郎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啊!”身邊的大臣都離去。李恪感慨道:“我這個當哥哥有時候都不忍不住嫉妒他了。”
崔紹點了點頭:“誰說不是呢!當年我還曾因為鶯鶯的婚事著惱了很長一段時間,現在確實感到這真是崔家之幸。”
“呵呵,那時的六郎惡名滿長安,崔侍中這樣想也是人之常情,不過這回皇叔把李晦送去益州倒是讓我有些意想不到。”李恪道。
“河間王一向精明。這李晦和李愔當年又是摯友,他不過是為了李晦謀個出路而已,說起來,我崔氏一族也去了七個子弟,他們一開始去益州都是頗為不願意,現在倒是來信一個個對益州充滿讚美之詞,大有要在益州終老的意思了。”崔紹說完不禁笑了起來。
李恪嚮往道:“我也是聽說益州不僅是新的商品層出不窮。而且這各種政策也是大異於大唐其他地方,那些商人提起益州都是神往不已,哪天我也去益州看看,看看這六郎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這樣說著兩人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東宮,李承乾狠狠把茶杯摔在地上,“李愔。李愔,所有人都在說李愔,他們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太子,還知不知道我才是太子,我才是大唐的儲君!”
阿史那蘭揮了揮手讓婢女都離開。望著李承乾低聲嘆了口氣,只有她明白李承乾心中的痛苦,以前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對他寄予太多的希望,以至於對他的管教達到了苛刻的程度,李承乾犯一點小錯就會被大臣嚴厲的指責,但他是一個太子也是一個人,物極必反,這樣的嚴苛管教下李承乾才開始叛逆,用這些乖張的行為表達自己的不滿。
而這個時候,腳疾又讓他變成了瘸子,一種自卑的心理油然而生,他開始疑神疑鬼,擔心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而這時候李恪和李泰也向太子位發起了衝擊,這讓李承乾不得不拼命做出反擊,對任何威脅到自己皇位的人都提防起來。
阿史那蘭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發現李承乾並不蠢笨,反而很聰慧,於是她利用李承乾對自己的感情慢慢地改變李承乾,讓他潛心治學,規範自己的行為,而李承乾的這種改變讓李世民也很高興,對待李承乾比以前好了很多。
“殿下不要生氣,應該高興才是!”阿史那蘭勸道。
“高興,我如何高興的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