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一章 造船廠,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專賣店一個接著一個,香水專賣,硬黃紙專賣,杏花酒專賣,而且進出店鋪的人是絡繹不絕,生意非常火爆。
“六郎,這是什麼?”李晦指著前面不遠的盛唐錢莊說道,今天酒醒的李晦非纏著李愔帶他把益州城逛一逛,李愔沒辦法只能帶著他在益州各處走走,一路上,李晦的嘴都沒合上。
“商人使用銅錢交易太過笨重,這錢莊可以把銅錢換成錢票,不但容易攜帶,也方便於大型交易,現在盛唐商會基本都是在用錢票交易。”李愔解釋道。
李晦瞭然,“原來這就是錢票,我只是聽說過,但沒想到也是六郎發明的。”,言語間帶著敬佩。
南市,北市,百花潭兩人都已經遊玩了一遍,李愔今天正打算去巡視一下造船廠,於是道:“走,帶你去見見世面。”
李晦現在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茫然地點了點,道:“好的。”,騎著馬跟著李愔就走。
目前益州的造船廠主要集中在南河和沱江兩個大型河流兩岸,唐朝時期,益州的商品就是透過這兩條河流直下揚州,造就了揚一益二的說法。
從南門出去,李愔和李晦行了十幾里路到了南河,這南河分自都江堰,水量巨大,在李愔看來和一條江基本沒什麼區別,站在南河的這一頭望向那一頭江面猶如海面,歷史也曾記載因為南河水量的巨大,漢朝的時候曾被認為是岷江主流,而《馬可波羅遊記》也記載南河水面寬廣猶如一海,可見當時南河的壯闊。
李愔帶著李晦來的這個造船廠是距離益州最近的一個官辦造船廠,也是盛唐商會最大的一個造船廠,技術資金十分雄厚,這次承建的二十艘寶船中有五艘是在這裡生產的。
此時南河河灘上五個巨大的船體骨架正在施工中,來來往往的工人不下兩千人,每個匠人都在忙碌著自己的事情,一切有條不紊,杜志平正和一個人拿著圖紙對著骨架指點點,而他身邊的站著一個面板黝黑的人,不時點頭。
站河岸上,李晦的回下巴幾乎掉了下來,這樣的龐然大物並列放在一起簡直太過震撼,和船相比,人就和螞蟻的大笑差不多,他也見過黃河裡不少大船,但也沒有一艘可以抵得上這艘船的三分之一。
望著這五艘寶船,李愔也是心潮澎湃,鄭和下西洋時候兩百艘鉅艦一起起航那是什麼樣的壯闊場面。
“走吧,別愣著了。”李愔拍了拍李晦的肩膀,李晦這才如夢初醒一般,跟著李愔向河灘走去。
李愔下到船廠,杜志平帶著人立刻過來拜見。
“免禮!”李愔把杜志平扶起來,感慨道:“進度還不錯,蒸汽機的位置設定好了嗎,這可是蒸汽輪船最關鍵的位置。”
杜志平道:“殿下放下吧,這可是我一年來的心血,我一定不會讓他出偏差的。”說完,杜志平把那個臉色黝黑的人拉過來,道:“殿下,他叫雲壽,寶船的建造他可是立了不少功。”
李愔看向雲壽,健康的古銅色面板,一看就是經常在太陽底下暴曬造成的,身體偏瘦,但顯得很乾練,一字眉,圓頭圓臉。被杜志平拉出來,雲壽頗有些不知所措。
“如果本王沒有猜錯的話,你以前是打漁為生的吧。”李愔打量了幾下雲壽道。
雲壽呆了一下,驚奇道:“殿下怎麼知道?”
“魚腥味!”李愔笑著說道。
雲壽恍然,他身上穿著衣服還是以前打漁時候的衣服,上面還有淡淡的魚腥味,有些尷尬。
杜志平以為李愔看不上雲壽,忙解釋道:“殿下,雲壽雖然以前打漁為生,但他懂得造船技藝比那些老匠人還多,這寶船建造的時候遇到不少困難,都是雲壽解決的,於是我讓他做了我的副手,這件事情還沒和殿下說。”
“是人才就要提拔,這件事你不必和我彙報,既然把寶船的建造交給你,這裡就由你說了算。”這些技術人員最需要的就是無條件的支援,李愔也正是向這一點靠攏。
杜志平心中感動,對雲壽道:“還不謝謝殿下。”,李愔首肯了,這雲壽就等於正式入職王府。
雲壽反應過來,就要給李愔下跪,李愔把他扶起來,問道:“杜志平這樣看重你,想必你是有幾分真本事,只是本王很好奇,你即是打漁的,為何如此精通船舶的建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