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五章 蕩平四海!,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斷壯大最後建立了後來的遼朝。
因為突厥人上次的背叛李世民是不想把薛延陀人也安置在關內,李愔也同樣不想,而且這批人被一走,其他遊牧民族又會湧進來,與其這樣還不如讓他們繼續呆在草原,但前提是讓他們徹底臣服,現在李世民已經在草原上建立了都督府負責監管這些遊牧部落,李愔認為這樣很合理,但是遊民民族的高機動性也讓他們很難控制,但如果有個更高機動性的軍隊駐紮在草原的話,這些人就沒有招數了。
“草原邊患延綿已久,一直沒有穩妥的解決辦法,雖然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要至少保證他們不會再次侵略中原,為此,我決定派遣一萬人進駐草原,建設草原兵團,負責監督草原部落,同時控制那些不斷遷徙到草原上的遊牧民族。”李愔朗聲說道。
大臣們聞言交頭接耳,魏徵道:“只是這樣一來,這軍隊的補給怎麼辦?”
上官儀熟悉了殖民地的經營模式,笑道:“魏閣老這個就不必擔心了,這草原難對付的無非是騎著馬的騎兵,現在益州軍隊裝備的軍車足以讓這些草原人的騎兵喪失優勢,至於補給也很簡單,建個機場就可以了。”
魏徵搖了搖頭,他們是跟不上這些益州官員的思維了,想著什麼時候也去長安大學學點東西。
如同魏徵一樣,其他的長安官員也是二丈摸不著頭腦,上官儀的意思和李愔一樣,面對益州軍,草原早就喪失了優勢,馬始終是跑不過汽車的,李愔的駐軍只是為了能夠控制草原為自己所用,畢竟那裡是天然的牧場。
上官儀話音剛落,李愔接著補充道:“除了派遣軍隊外,還要把我們養殖場放在草原上,派遣漢人去那個地方管理養殖場,鼓勵他們和草原人通婚,讓草原人學習我們的文化,這樣百年後,草原之患可以永除。”,最後,李愔丟擲了同化這個大殺器。
上官儀聞言頻頻點頭,李愔拿出的這幾點政策招招致命,足以讓突厥和薛延陀難以翻身,他又道:“如今北方草原,高句麗已經全部降伏,南方還有吐蕃還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如果
如果吐蕃也降伏了,我們大唐可謂是四海之主了。”
自從十萬部落被李愔消滅,吐蕃渾如被嚇破了膽子,吐谷渾再也沒有見到一個吐蕃人的影子,但誠如長孫無忌所說,大唐四周也只剩吐蕃人還不再大唐的統治之下了,以前,李愔是擔心高原反應,但是現在有了良好的醫療條件,士兵們的裝備也提升上去了,讓該會會這個老朋友了。(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