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零八章 四年!,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吐蕃事了,李愔忽然覺得長安的官場氛圍一變,他感覺的出來,這些大臣對他日益恭敬,不再像以前沒事就喜歡找個理由和他對著幹,他想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有些帝王面對國內勢力反對的時候總會敲打一些附近的國家已增加自己在國內的威望,這次李愔親自下達命令收服吐蕃,而且基本沒有付出傷亡的戰鬥的確是震懾了不少了大臣,因為這次基本所有的長安武將都隨行參觀,他們回來後態度的改變也間接影響了這些文官的態度。

時光荏苒,轉眼間四年已過,四年的時間中李愔在地位在大唐帝國日漸鞏固,上至百官,下到百姓,誰都明白李愔如今已是大唐實際上的皇帝,唯一的區別是還差個皇帝的頭銜,這四年不長,但也同樣不短,益州模式漸漸在長安推行開來,長安官員們都熟悉了新的行政方式,百姓們也體會到了益州百姓生活的豐富,這種富裕的生活讓李愔在民間的威信又達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這一日,李愔心情忽然有些煩悶,手握重權的感覺很不錯,但是繁忙的政務也讓他累的夠嗆,早上起來他索性推掉了所有的政務,帶著侍衛在長安城閒逛起來,在工程隊介入了長安之後,長安的變化可謂是日新月異,四年的時間各種宏偉的建築矗立了起來,曾經的繁華似是又回到了這個古都中。

邁步在乾淨地柏油路上,李愔望著時候賓士而過的汽車,這些汽車有的是益州工廠出產的,有的是從貿易區販賣到這裡的。除了汽車,沿街的商店出售著各種在現代才能買到商品,這就是雙向貿易給大唐帶來的變化。

搖頭笑了笑,李愔回想著剛來長安的時候恍如隔世,那時候的自己只不過是個不討喜的王爺。按照史書上的記載這個時候應該是已經病死在了巴蜀,只是真正的十多年過去了,他卻成為了這個國度的手握最高權力的人,世事變遷,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了。

只是。這四年他過的並不輕鬆,當他真正接手整個大唐政務的時候他才感到身上的壓力,政務的繁瑣,明白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這句話,而這四年其中最讓他難受是看著那些伴隨自己十幾年之久的老臣在他入主長安後的變化。這他四年來他冷眼看著大臣們之間的你爭我鬥,如同他預測的一樣,當今的朝廷真正成了以上官儀為首的益州派,和以長孫無忌為首的長安派你爭我斗的戰場,這雖然是他要的結果,但是每天面對這些大臣相互攻訐,他真是煩不勝煩。

而這倒是其次,最讓他煩悶的是他身後三個女人之間微妙地關係變化。這種變化起因是蘇沫兒和柳煙雨各自為了李愔添了一個男孩,現在雖然三人表面上還是如同姐妹一般,但是他感覺的到她們有時候的刻意逢迎。這對於後世觀看過無數宮斗的他的來說,很輕鬆就感覺了出來,而這時他忽然明白一件事,他掌控的了一切,卻掌控不了人心。

“殿下,我們到曲江池了。”榮達今日陪著李愔出來。見李愔的心情不好,一直不敢說話。四年的時間已經足夠榮達成為一個合格的黃門侍郎,而榮達也的確做到了。

“哦。是嗎?”李愔抬眼望了望修繕過的曲江池,作為長安一景,曲江池沿岸新建了不少景點建築,而曲江池中游蕩著的金魚也說明這四年長安一直在向益州靠攏。

榮達恭敬道:“殿下,這些年忙於政務鮮有機會出來遊玩,這曲江池比以前有趣多了,每到晚上,這裡到處都是彩燈,益州的特色小吃滿大街都是,這裡可是長安晚上最熱鬧的地方了。”

李愔瞥了眼叫賣的商販,又看了看湖裡的踩水車,若不是他們穿著唐朝的服裝,他還以為這裡是現代呢?

“是該出去走走了。”李愔念道,又對榮達道:“上官儀去了益州還沒回來嗎?”

“殿下,還沒回來呢?說是被什麼要事纏住了。”

李愔“哦”了一聲,忽然向曲江池一個酒店走去……

益州的魏家酒樓中,上官儀正在和管思興等一眾益州官員吃飯,益州這些年並沒有因為長安等大唐新興城市的崛起而沒落,反而因為經濟先驅的地位越加繁華,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

“上官閣老,我敬你一杯,當年在政務大學若是沒有您的提點,後來又每每在殿下面前美言,也沒有我管思興的今日。”幾杯酒下肚,管思興端著酒杯站起來對上官儀道。

擺了擺手,上官儀讓管思興坐下道:“思興,這都是你自己的本事,也是咱們殿下慧眼識英才,才讓我們這些不得志的人能夠有了今日的榮華富貴,你應該感念殿下才是。”

管思興道:“這是自然,殿下對我的恩情,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