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灰頭土臉李元昌,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河碼頭,李愔望著船隊緩緩離開,直到艦隊的身影消失在視野的盡頭他才騎馬回去,說起來,李愔還真是有些想去琉球轉轉的,只是比起去琉球,他最關心的還是袁守城的運輸機,探險隊已經出發一個月有餘了,到現在還是沒有什麼訊息,這讓他的心情不免有些煩躁起來。
不過好訊息也是有的,太原王氏和崔氏終於是答應了和李愔的合作事宜,很快就會差遣人來益州和他商談具體的合作細節。而同時在李愔把益州發現多處煤礦的訊息曝光在盛唐商報上以後,河東道的門閥氏族終於是炸了窩,而李元昌也陷入了困境中,以為他也是傾盡家財投入了煤礦上,一旦李愔鐵了心不再從河東道進口煤炭,他就只能帶著家丁僕人去吃煤炭球了。
同樣是漢王府,同樣是那些商人,但是這次的聚會的氛圍卻是大相庭徑,太子被李世民押進大牢,這無疑是對太子黨的嚴重打擊,本來就勾心鬥角的聯合在種打擊下更是搖搖欲墜,每個家族都是有了自己的心思。
“漢王殿下,我們鄭家投入在煤礦的錢已經超過三十萬貫了,當初你信誓旦旦說一定可以把煤炭賣出去的,現在蜀王不僅停止了從河東道購買煤炭,而且還在益州自己開採煤礦,根本不打算再從這裡買煤,三十萬貫,這對蜀王微不足道,但是對我們來說不是個小數目,你說怎麼辦吧?當初你可是答應若是虧損,虧損的部分由漢王府補償的,大家說對嗎?”
“是啊,這可如何是好,這不是小數目啊,我們盧家也是可是投入了五十萬貫,現在是血本無歸,那些小商人現在都堵在我盧家門口。說要是煤賣不出去就死在我們盧家門口……”
“沒錯,這動靜要是鬧大了,萬一皇上追究下來,我們是吃不了兜著走……”
李元昌望著亂成一團的商人。深深皺起了眉頭,“不要再吵了,你們急,我不急嗎?論投入,我漢王府投入的最多,我比你們更急。”
李元昌發了火,商人們都是安靜下來,怎麼說他也是漢王,在地位上,他要比他們高的的多。見眾人都是安靜下來。李元昌彷彿是下了決心,他了咬了咬牙,“我親自去一趟益州去找李愔商談這件事,怎麼說我也是他的皇叔,我就不相信他一點面子不給本王。”
面對這麼多債主。他也是走投無路了,若是逼急了這些人,他們集體向李世民告狀,揭發他故意抬高煤價,還侵佔李愔私有財產的事情,李世民一定會剝了他的皮,畢竟他是李愔的長輩。這樣欺負後輩無論如何都說不過去,而他也的確沒有想到李愔會給他這麼一手,他還真是小瞧了這個侄子。
有了李元昌的承諾,商人們都是鬆了口氣,剛才的臭臉又恢復成了諂媚,“那這件事就仰仗漢王殿下了。我們實在是賠不起啊。”一個商人道。
“不過除了這件事,我們還有一件事要在這裡說,據說太原王氏和崔紹代表的崔家從蜀王那裡得到一筆生意,不知道是不是有這件事?”一個鄭氏商人帶著明顯的醋意說道。
從來到漢王府,代表王氏的商人就一直不發一言。因為蜀王的已經提前告訴了王氏將會採取的行動,而且還承諾王氏會按照原來的價格採購煤炭,這讓王氏頓時吃了定心丸,而且這種善意也讓王家打定主意和李愔合作了,誰願意和錢過不去。
“沒錯,是有此事。”王氏商家坦然地說道,這裡面也有代表崔氏的商人,但是他代表的不是崔紹那幫心向李愔的崔家勢力,因此,這裡只有王家一個得到了蜀王的合作。
“哼,你們王氏可真是見風使舵的高手,這蜀王給一點甜頭,你們跑去巴結去了,把當初的話當做什麼了。”鄭氏商人繼續諷刺道。
不急不慢地喝了口茶,王氏商人成竹在胸,道:“呵呵,此言差矣,我們王氏只是和蜀王做生意而已,而且當初陛下在早朝上說過,蜀王曾經承諾過會把益州的新東西傳播到大唐其他地方,如今蜀王正準備這樣做,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合作物件,而當朝王侍郎和蜀王殿下的交好,是他推薦蜀王和我們合作,這一有聖諭,二有王侍郎的好意,三有蜀王的垂愛,我們王氏也不能不識好歹,否則影響了新農作物的普及,皇上也會怪罪下來的。”
王氏商人一番話說得是天衣無縫,冠冕堂皇。“你……”鄭氏商人氣的臉色煞白。王氏商人瞥了眼眾多商人,又道:“而且諸位還指望蜀王把你們手裡積壓的煤炭賣出去吧?如此還在這裡詆譭蜀王是不是有些太多無恥,這些話要是被蜀王聽取了,你們讓漢王去了益州如何和蜀王商討此事?”,說罷,王氏商人向李元昌拱了拱手。
“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