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二十一章 深度變革,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心=→你,暖冬蕎麥gq,小小靈楓的月票, 書友書友,聖哲天 的打賞)

向李愔彙報了這件事,蘇沫兒離開了王府,按照李愔的吩咐,蘇沫兒開始著手清理崔家七子弟這一年多時間在益州形成的勢力。

下午的時候,李愔去了刺史官署,他召集了上官儀,竇賢德,王銀龍準備開一個小會。

“殿下!”李愔進了官署,三人齊齊向李愔行了一禮。

李愔點了點頭在主位上坐下,如今他與門閥士族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引起衝突事件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時不我待,他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巴蜀的統治,這就涉及到對益州的政務進行更具深度的改革,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都坐下。”李愔揮了揮手,“今天我只把你們三個人找來,你們應該明白我是什麼意思吧?”

三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點了點頭,上官儀道:“殿下莫非說的崔家偷販私鹽的事情?”

李愔微微點了點頭。

王銀龍則是更進一步說:“殿下只讓我們幾個過來,而沒有讓崔章,崔通他們過來,用意恐怕不只是私鹽的事情,如果微臣的猜測沒錯,殿下是不是已經不再信任崔氏族人了。”

上官儀和竇賢德心中都有同樣的想法,只是不敢說出來,只有王銀龍膽子較大,直言不諱。

掃了三人一眼,李愔把他們的表情都看在了眼裡,他道:“現在崔家內部已然分作兩派,或者說如今崔紹和崔家已經決裂,而崔章諸人正是來自和崔紹決裂的崔家勢力,這樣的人益州還如何使用?”

“哎,臣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的。”上官儀突然嘆了口氣,對大唐的形勢。他這個土著有時候比李愔更有體會,“殿下對巴蜀的治理方法雖然對巴蜀的富強大有裨益,但是本身就是在摧毀士族生存的土壤,理念的不同必然會造成對立。如果不是因為王妃,崔紹恐怕也會和其他人站在一起。”

竇賢德的家族算不得門閥士族,自然也不站在門閥士族的方向考慮,他道:“上官大人說的不錯,不同的政治理念必定會造成對立。”

一個個現代化的名詞從他們口中說出,李愔笑道:“你們現在都把政治這門課學的很不錯嘛,還知道政治理念了。”

“沒辦法,不學就要落後,現在政務學院的學員一個個都比我們強,我們也是深感惶恐。”上官儀一開始很難接受那些全新的政務理念。但隨時間的推移,加上實際的治理,他慢慢開始領會到這種先進理念的威力,也就不再排斥,反而開始努力學習。

竇賢德和王銀龍聽了也是深有同感。點頭表示贊同。

李愔很欣慰,自己累死累活把書籍,課件從現代搬到唐朝終究是沒有白費功夫,於是他道:“既然這樣你們也應該明白現在的局勢了,以後益州的發展可能會和大唐其他地方完全脫節,甚至有的時候可能因為理念上的不同產生衝突,不過這些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只需把巴蜀治理好就行了,至於矛盾由本王負責處理。”

“是,殿下!”三人同聲說道。

李愔繼續道:“和軍事學院一樣,從現在開始本王和你們一起挑選 成績優異的學員進入巴蜀各州任職,將新的政務系統建立起來,這樣整個巴蜀的政令才能整齊劃一。這將是一次深層次的改變。”

三人瞬間明瞭,在軍事系統深度改革之後,政務系統也迎來深度變革,這也預示著李愔和士族門閥徹底的決裂,從此大道一條。各走一邊。

在這次會議上,李愔宣佈了具體的整改細則,其中上官儀,竇賢德,王銀龍不再只負責的益州的政務,而是開始統籌整個巴蜀十七州的政務,李愔對三人的職權也重新進行了劃分,上官儀擔任蜀王府長史,負責總理政務,相當於省長。

王銀龍的性格比較剛強,擔任錄事參軍,李愔讓他取代了崔章的位置,併成立了一個全新的機構監察院,性質同現代的檢察院,負責法律監督,對貪腐的偵查等工作,直屬李愔管理,不受上官儀管理。

蘇沫兒的職位就是現代社會所說的政法總管,負責治安,反間等工作基本沒變,竇賢德擔任王府司馬,隸屬上官儀管理,相當於上官儀的副手,而其他官員則是從政務學院中挑選補充到各個職位上去。

在這次深層次的改革中,李愔並沒有照搬現代的那套民主制度,他只想向前跨一小步,並不想跨的太大,否則那樣只會出問題,這種介於封建和民主之間的行政系統正合他的心意。

上官儀三人聽著李愔的話忙著記錄,三人都是表情興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