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九章 孫思邈的初步診斷,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淵交給了孫思邈李愔也是鬆了口氣,剩下的就是孫思邈的事情了,他本事再大也不能看病,還得依仗他,跟著護工,李愔和孫思邈進了醫館,到了三樓,李愔和孫思邈先進了李淵的房間,畢竟按理來說還是李淵的地位要高一些,論病情也是李淵的要嚴重一些。
此時李淵已經在護工的服侍下躺在了病床上,李愔走到床邊道:“皇祖父,讓孫老給你把一下脈吧!”
李淵在孫思邈的身上打量了一下,接著突然劇烈地咳嗽了幾聲,輕輕點了點頭。
孫思邈走上前去,按照醫生望聞問切的程式走了一遍,又詢問了跟隨的太醫,問李淵平日的病症是什麼樣的。
這個太醫是專門負責給李淵診治的,隸屬於太醫院,得知把李淵送到益州來的時候心中頗為不平,認為皇家看輕了太醫院,可是自打進了醫館以後他就徹底呆了,而見識了各種聞所未聞的醫療裝置以後,他更是如同小二三進城一般。
孫思邈問話,他立刻恭恭敬敬地說道:“太上皇陛下經常有發熱,畏寒,身疼,咳嗽的症狀,而且嚴重的時候呼吸會很困難。”
凝眉深思了一會兒,孫思邈轉向李愔,道:“殿下,根據這位太醫的描述,和老朽的診斷,太上皇是患上了一種老人的常見病——支氣管炎,只是因為治療的方法不對,已經併發了肺氣腫,這幸虧是早一點送來,否則至多兩個月恐怕就……”
李愔明白孫思邈的意思,再晚點送來李淵就掛掉了,而歷史上的記載李淵也的確是在貞觀九年的時候因病一命嗚呼,他心想自己送來的還真是及時。
李淵的御用太醫如同聽天書一樣聽著孫思邈口中的醫學名詞,支氣管炎,肺氣腫,他從來都沒聽過,而事實上在古代很多疾病都沒有名稱,只是診斷過就按方拿藥,到了近代,人體解剖學發展起來搞清楚了人體結構,才為許多疾病命名。
“有把握嗎?”李愔關心的始終是能不能治好的問題。
孫思邈縷著鬍鬚道:“這個病不是不可以治癒……”孫思邈賣了個關子。
“還請孫老明示。”見孫思邈臉上自信的表情李愔心裡有了底。
“只是恐怕得麻煩殿下長期提供藥物了。”孫思邈道,這種疾病他已經研究過了,只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很欠缺。
李愔呵呵笑道:“這個孫老放心,我說過了,我會全力配合孫老的。”
“這老朽就放心了,只是這個病不是一日兩日就能治癒的,太上皇陛下的身體太虛,同樣也需要調養,恐怕至少得半年時間才能康復。”孫思邈最後下了結論。
能治癒就行,李愔心情大好,也無所謂半年一年了,總歸是給李世民一個交代了。
給李淵診治過後,李愔和李淵告了辭,又和孫思邈去了長孫皇后的病房。
“母后!”
此時,長孫皇后躺在床上正好奇地打量著病房中的每一樣物品,眼中露出新奇的光芒,見李愔進來,她露出一絲微笑,道:“進來吧,愔兒!”
李愔帶著孫思邈來到長孫皇后的床榻前,李愔開口道:“母后對這個房間還滿意嗎?”
長孫皇后道:“滿意,這床褥用具都很舒服,比皇宮中還強了不少,依母后來看,這裡的設定和你以前的梁王府也差不了多少吧。”長孫皇后的笑容表露出了她的心情。
李愔笑道:“是的,母后,這裡的東西都是兒臣採購來的。”,說到這裡他的話一轉,道:“母后,還是讓孫老先給你看看病吧。”
“嗯,好。”長孫皇后點了點頭。
不同於李淵,長孫皇后畢竟是一國之母,這把脈也很講究,隨行的宮女在長孫皇后的手脖上放了塊錦布,孫思邈才上前把脈。
探了脈,孫思邈又和給長孫皇后醫治的太醫核對了一下長孫皇后的病症,兩人又討論了一小會兒,接著孫思邈走了過來。
“孫老有頭緒了嗎?”李愔有些緊張地問道。
孫思邈搖了搖頭,“皇后的病老朽似乎在殿下提供的醫書上見過, 只是一時間想不起來,殿下還容老朽回去查查。”
李愔聞言道:“那孫老就先回吧,若是有了頭緒,差人通知本王就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