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司馬徒的警告,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謝投月票和打賞的朋友,因為刷的快都沒法記錄了,在這一道表示感謝,今天三更!)
“這就是板甲?”李恪的眼睛瞬間直了,自從牛進達帶著騎兵進長安,板甲一詞就在長安不脛而走,每個熱血男兒都是一心嚮往之,而李恪也不例外,尤其是李愔贈送給李世民的三千套盔甲裝備給守衛太極宮的禁衛軍以後,每日上朝,大臣和將軍們都是日日目睹穿著板甲的禁衛,羨慕異常。
來了幾分書信讓李愔給他準備一套,沒想到,李愔會在年底的時候給他來個驚喜。
“一個是板甲,一個是鱗甲!”李愔給李恪準備兩套盔甲。
“鱗甲?”李恪對比一下,才發現左側的盔甲果然和右側的板甲有些不一樣,這板甲是整塊的,而這箱子裡這個盔甲則是如同鱗片一樣,但樣式和板甲差不多,“這個叫什麼?”
“鱗甲和板甲不同的是這種盔甲有一塊塊的小金屬塊組成,穿在身上十分美觀,可以有效地抵禦破甲箭。”李愔解釋道。
箱子裡的盔甲已經拆卸成了好幾個部分,但每個部件都顯得很精緻,相比板甲,鱗甲的製作過程很繁瑣,生產的速度很慢,所以李愔前期並沒有選擇在軍隊中裝備鱗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時代破甲箭的應用並不廣泛,也沒有蒙古那種角弓的出現,而普通的弓箭對李愔使用高強度材料生產的板甲並不能產生威脅,而吐谷渾之戰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後來鋼鐵廠的生產工藝得到大幅度提升,可以成批次生產甲片, 於是李愔讓生產了一些鱗甲裝備給武侯亭,這種盔甲穿在身上還是比較有賣相的,而且靈活性也比板甲強一些,平日裡還可以穿出去,不像板甲那麼笨重。打過仗就得脫下來。
李恪把鱗甲和板甲的部件全部抱了出來,李愔點了點頭,示意榮達上前幫助李恪穿上鱗甲,“六郎。那這鱗甲和板甲那個強一點。”,穿著的時候李恪有些糾結。
“各有千秋吧,不過你在北方面臨的是草原的騎射,使用鱗甲會好一些。”李愔說道。
李恪半懂不懂地點了點頭,不過他也不關心這個,他在乎的是能穿出去顯擺就行,嘗試了兩種盔甲之後,李恪決定還是穿著鱗甲,因為鱗甲的造型和唐朝的明光鎧基本相似,很多將軍都是這樣穿著的。而板甲有些笨重,就連腳上也裹著盔甲。
得到了李愔的神秘禮品,李恪很開心,他吩咐侍衛把盔甲抬回自己府上,又去領了自己的那份禮品。李恪心花怒放,不過當看到這些禮品中的有兩樣東西和其他皇子公主不一樣,於是李恪問道:“六郎這個罐子裡裝的是什麼”
李恪的王府的家丁抬著兩個半米高的罐子往外走的時候,李恪讓幾個家丁停了下來。
猛地一怔,李愔差點忘了還有這兩樣東西,對那些已經結了婚過日子的皇子,李愔都準備了兩樣益州的新產品那就是植物油和白砂糖。這家丁抬著的東西一個植物油,一個是白砂糖。
“三哥不提醒我倒是忘了!”李愔走到兩個罐子前把陶罐的蓋子開啟,說道:“這兩樣是益州的新產品,先讓你們嚐個鮮,這個是植物油,這個是白砂糖。”
面對兩個新鮮的詞彙。李恪用迷惑的眼神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李愔繼續道:“三個捏一點白色的東西嚐嚐?”,李愔指著盛放白砂糖的罐子說道。
李恪依言用手捏了一點放在嘴裡,一股甜絲絲的味道迅速在舌尖蔓延開來,比長安賣的麥芽糖還要甜一些,“嗯。真甜!”李恪說道。
“這個白砂糖和現在賣的麥芽糖異曲同工,只是白砂糖比麥芽糖的用處更多,特別是用紅薯沾著一點白砂糖吃,那會更美味。”李愔把蓋子蓋上,又指著植物道,“這個和葷油一樣,做菜的時候放一些就行了,三哥回去以後可以讓後廚用它代替葷油做菜,味道會好上不少。”
這兩樣物品實為居家過日子的東西,都是用來改善伙食,李恪明瞭了,道:“那我回去讓後廚試試!”
大年初一,李恪同樣有不少事情,他不再李愔這裡逗留,帶著禮品回了吳王府。
送走了李恪,李愔返回行館,這個時候崔鶯鶯和李愔的妹妹們還沒結束,還在嘰嘰喳喳你說一句我答一句,但相同是李愔的妹妹們都是露出羨慕的樣子,除了年齡最小的兕子一無所知的只知道吃零食,就連李治也跑去湊熱鬧。
李愔見了,清清了嗓子道:“聊什麼呢?”
長樂公主道:“六哥,原來益州有這麼多好玩的事情,要不是王妃講給我們聽,我們還不知道呢?”
“就是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