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 李淵的提議,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交代了這些事情,李愔和李世民出了王府向魏家酒樓而去,半路上正遇到前來王府的李淵,三人一路說笑著一邊走。
繞過三個民坊,在益州城的主幹道西側五十步的地方就是魏家酒樓了,此時的魏家酒樓門前人出人進是十分的熱鬧,從裡面偶爾還能聽到一些隱約的歌聲,又走了幾步,一陣豆腦的香氣便從撲鼻而來。
“這位客……”三人來到門前,李愔當先一步進了魏家酒樓,店小二剛準備招呼,見到是李愔吃驚地喊道,但只說出前幾個字就被李愔制止,“不要驚動任何人,像平常百姓一樣招待我們就行了。”
“是!”小二應了聲,把三人引到一個桌子前坐下,李愔點了三碗豆腐腦,又叫上了一些包子。
“這益州城這是熱鬧,大清早這街道上就這麼多人。”李世民感慨道,“而且這酒樓裡吃飯的不只是商人,我看百姓也是很多嘛。”在長安基本上貴族和富商才能進酒樓,因此李世民有些驚異。
李淵笑道:“這豆腐腦不貴,再加包子,一頓飯也就一文錢而已,而且,這益州的百姓都很富裕,平時賺錢的機會很多,自然不在乎這點早飯錢。”
“一文不算多,也不算少,這長安一斗米就三文錢了。”李世民很善於察訪民情,對於市場上的米價自然也很瞭解。
“這麼貴?現在益州的米價都是一文錢一斗了。”李淵繼續說道。
“一文錢一斗?”李世民又是聽到了一個新的名詞。
李淵道:“是啊,而且這米價還再往下掉,這事你問六郎就明白了。”
李世民轉向李愔問道:“六郎真有此事?”
“是的父皇,因為現在益州的農業年年都是大豐收,每年百姓的糧食都吃不完,於是都是拿出來賣,這才讓米價這麼低廉。”李愔解釋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看來真如商人們傳言的一樣,你這個益州是富得流油了。”
“富庶是富庶了一點,但也沒有商人們說的那麼虛誇。”李愔說道。
兩人正說著,店小二把豆腦和小菜都上來了,三籠包子也是端了上來冒著熱騰騰的蒸汽。
“父皇,你嚐嚐味道如何?”李愔把一籠包子推到李世民面前。
見到這兩樣新穎的事物,李世民暫時停下十萬個為什麼,拿起筷子夾了一個在嘴裡咬了一口,咀嚼了一會兒,他說道:“嗯,味道不錯。”
李淵熟練的把小菜和豆腐腦調配好,他說道:“吃口豆腦,吃口包子味道會更好。”
李世民爽朗地笑了幾聲,學著李淵的樣子把小菜都倒進豆腐腦裡,剛準備吃,門口突然傳來一個熟悉地聲音。
“小二,給我來碗豆腐腦摻辣湯。”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喊道。
李世民不可置信地望著門口健碩的身影,口中喊道:“秦叔寶!”(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