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的沿路見聞!,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李世民要來益州,王府裡要準備,這益州的官員李愔也準備提前打個招呼,免得到時候出現什麼意外的情況,畢竟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這益州的變化可不是一點半點,而且益州的百姓自由慣了,到時候有幾個二百五衝撞了李世民那可就不是玩笑了,而是要掉腦袋的,因此和崔鶯鶯把王府的事情交代了一下,他又和蘇沫兒商量了一下武侯在李世民來的這段時間內的佈置,維護好益州的治安。
隨即,他又召集了益州的官員把這件事情和他們說了,只是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並不是像上次李世民來的時候一樣遮遮掩掩,因為時至今日李愔已經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擔驚受怕,一是實力的增長,二來是科技的成長已經和其他地方形成了無法彌補的技術斷代,這讓他們就算了解了這種技術也抄襲不了了,因為這些東西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是生產不出來的。
當李愔說出這個訊息的時候,益州的官員都很平靜,就如同要接待客人一樣,並沒有表現出很驚喜的樣子,這讓李愔意外而且欣慰,這說明在他們這些官員的眼裡逐漸只有李愔這個蜀王和李愔治下的封地,不再在乎能否得到李世民的賞識。
用了三天的時間將所有的事情準備妥當,李愔和一眾人只等李世民的到來了……
“父皇!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到啊?”兕子趴在李世民的懷中,眯著眼睛問道,她剛剛躺在李世民懷中睡了半晌,這才剛剛醒來。從長安出發,一路走來都快半個月了,可是益州的影子都沒見到,兕子不免有些不耐煩。
長孫皇后和李世民共乘一輛馬車,她微笑著說道。“快了,就這麼著急想見你六哥啊!”
兕子“哼”了一聲道:“誰想見他,一年多了也知道回長安找兕子玩。”
“你六哥管理著那麼大的一個封地,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到長安去玩,你呀就是貪心,你六哥每年給你送來的零食還少嗎?”李世民颳了一下兕子的鼻子說道。
寵溺地把兕子拉入懷裡。長孫皇后道:“以後你在益州求學,有的是時間找你六哥玩,到時候不要天天哭鼻子回長安就好了。”
“不怕,反正有九哥陪著我,還有七哥和八哥。”兕子一個一個數著。
望著兕子的可愛的樣子。長孫皇后又有些捨不得,對李世民道:“皇上,兕子還這麼小,真的要讓她留在益州求學嗎?”
“兕子今年都七歲了,已經不小了,而且既然要學就要從小學起,這樣才能真正掌握一些新的東西。”李世民沉吟著說道,如今他從各方面瞭解的情況都反應這三年多的時間益州發展十分迅速。各種新的技藝和商品層出不窮,甚至很多新出現的東西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這讓他也有些坐不住了。於是選擇這個夏季到益州來看看具體的情況,順便讓幾個年幼的皇子公主也到了這裡求學。
長孫皇后聞言也無法辯駁,說起來讓這些皇子公主到益州來求學還是她的主意,因為在益州的日子裡她已經深切感受到了益州的與眾不同。
“皇上,前面就是蜀王的封地地界了,臣已經看到混凝土路了。”王珪的聲音在外面響起。
聞言。兕子的眼睛一亮,立刻掀開了車簾子。而李世民也是饒有趣味望向外面,原來越過前面一小段泥路。不遠處就是一道寬敞的混凝土路,李世民打量了一下居然有十幾米那麼寬,混凝土路的表面十分光潔平整,躺在周圍都是黃土的土地上宛如一條銀帶向前延伸,十分的漂亮。
“現在是什麼地界?”長孫皇后問道,她明明記得回長安的時候水泥路還沒有修到這個位置。
王珪道:“回娘娘的話,這裡已經是綿州地界了。”
聞言,長孫皇后露出驚異地表情,接著嘆道:“六郎的封地還真是一日三變,去年回去的時候這路才只修到梓州地界,這一年時間又到了綿州,估計現六郎的封地上各州都有水泥主幹道了。”
李世民還處在震驚當中,他此時要比長孫皇后驚訝地多,畢竟他來益州的那會兒,還只是益州城內修了混凝土路,而且那路還是十分的窄小,而這可是十幾米的混凝土主幹道。
馬車上了混凝土主幹道立刻平穩下來,速度也是提升了不少,李世民身心一陣舒暢,一路上馬車的顛簸讓他的身體很難受,而這個時候坐在馬車上才是一種享受。
“父皇,這就是混凝土路嗎?”兕子指著平坦整潔的道路說道,“真漂亮,而且看起來好像還很結實。”
“沒錯,這就是六哥折騰出來的東西,這綿州都發生了這樣的變化,父皇還真是期待現在益州到底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