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章 厚積薄發!,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哦,是嗎?”李愔大喜,有了智慧人的指導看來每樣工業產品都是獲得了不小的突破嘛,果然是人才最重要,“帶我去看看。”
佟玉聞言,帶著李愔從房間出來,直接向上次杜志平試驗汽車的廠房走去。
進了廠房李愔見杜志平和李節正在商量著什麼,走進一看發現是一張畫著汽車外形的圖紙,上面汽車外形正是老爺車的樣式。
“殿下!”見是李愔杜平志立刻站了起來,面上沒有一絲表情。
李愔已經見怪不怪了,這個杜平志雖說對各種先進知識領略的快,但是整個人都是不著調,換句話說就是幾乎生活不能自理的研究狂,每次見李愔他都是這個表情,也只有一些新的發明創造可以讓他高興了。
“聽佟玉說汽車取得了不少進展?”李愔瞥了眼停在廠房中間的汽車,這個汽車還是基本的骨架,但是比以前的話卻是多了不少新的裝置在上面,結構基本和現代車輛的大體結構差不多了。
“是的,殿下,這個車已經可以跑得很快了,我和李管事已經測試過了,每小時可以跑四十里路,現在我們還正在改進中。”杜志平說起自己的汽車露出了一絲笑容。
“時速四十里!”這個速度讓李愔有些吃驚,這個速度雖然比不上現代車輛,但是在這個時代已經是驚人的了,關鍵是這玩意和馬相比續航的能力強,而且再進一步把大型卡車研究出來,那麼以後的運輸就快捷多了,而這對李愔封地上其他州的開發也是絕對有利的,可以很快轉移物資,更重要的是從汽車可以演化出更多的機動機械,壓路車,剷車等等,有了這些李愔就可以進行大型工程的建設了。
見李愔詫異的表情,杜志平道:“殿下,這是真的,不信我現在就開出去讓殿下看看。”
“不必了,我信!”李愔無法想象一個徹底的“敞篷車”以時速四十里開在桃園水泥路面上的場景,對他來說太逗,“還是等把車的外殼安裝上去再說,對了,就用那個老爺車的造型,很不錯。”李愔給杜志平拍板。
“是,殿下。”剛才兩人正在討論的就是這件事,既然李愔下了命令,他們也就沒必要再去選什麼了。
李愔沒想到幾個月的時間桃園的工業水平就產生了這樣質的飛躍,十九世紀的東西在這裡已經可以輕鬆的生產出來了,那麼下一步,那就是把工業裝置銷售到民間去,讓益州的工業進行大發展,在民間形成工業鏈,這樣桃園自己也不需要生產各種零件之類的了,而是把重點放在研究上,需要的話從外面採購即可。(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