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章 啟程!,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會議結束後,盛唐商報在隨後的時間裡開始用大肆宣傳盛會的內容,同時新的商業法案也在上面刊登了出來,商業法中明確了對商人地位的承認,同時商標法,專利法等一些列法律法規也被提到,並且鼓勵商人購買益州專業的法律書籍閱讀,掌握新出臺的法律,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而隨著資訊越傳越遠,越穿越廣,更多的商人被益州的對商人的優惠政策吸引而來,當然他們同樣在意還有益州那些神奇的技藝,而盛唐商會也沒有違背承諾,開始開放一些獨有的技藝,而這更讓商人們瘋狂了,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湧入益州,益州的武侯亭每天都擠滿了等待辦理戶籍的商人,不論是大唐人,波斯人,還是拂菻人,益州的改變讓他們在這裡找到了真正適合他們生存的土壤。
距離把益州建立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又進了一步,李愔高興的同時讓管思興加速城市的規劃建設,儘早完成商業街的改造,硬體和軟體同時跟上去,而為了這個目標,李愔有調撥了一批奴婢給楊立這個施工隊的頭子,又從桃園調撥了幾個智慧人給他們做施工的技術人員,讓他們向專業性的施工隊發展。
“殿下,為什麼不把一些道路和建築的零碎活計承包給一些商人們呢?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剩下很多人力進行主要的設施建設,而且還可拉動水泥等產業的發展。”這一天,李愔和上官儀等一眾官員在視察商業街建設的時候管思興提出來這個問題,“既然民間資本已經開放,那麼施工建設也同樣可以啊。這樣一來無論是什麼工程都可以得到快速的建設,而不必拘泥於奴婢的多寡了。”
“我覺得管思興說的不錯,殿下的封地上有將近四百萬的人口,殿下應該充分的利用起來,這些百姓也就農忙時節忙一點。平日裡都是清閒的很,這道路建設和建築都是以體力活為主,完全可以讓他們來做,賺一點餘錢,有了餘錢他們就會買東西,這樣又能促進商業的發展。是個良性迴圈。”上官儀很贊同管思興的想法。
點了點頭,李愔道:“想法不錯,那既然這樣就這樣實施吧,面向商人進行招投標,要去選擇價格最低。信譽最好的商人來施工這些東西,質量關要把握住,本王不希望的承包出去的工程最終成了豆腐渣。”李愔隨口說道。
“招投標?”管思興和上官儀都是一臉的疑惑,他們都是不懂這個。
李愔對陪著他們的楊立說道:“楊立,你負責給他們解釋解釋。”
“是,殿下,這招投標就是把工程的圖紙資料對外公佈,凡是願意接手這個活計的人可以自己計算一下建設這個工程需要向我們索要多少錢。然後把計算的價格製作成書冊交給我們,我們審查過後在其中選擇最合理的一個就行了。”楊立大體解釋了一下,這些天來楊立一直在跟著李愔派過去的人學習工程知識。對這個算是瞭解了一些皮毛了。
“妙啊,這樣我們就可以選擇最具備實力,同時而又價格最低廉的施工隊了。”管思興說道。
“這個法子不會又是殿下那些家臣們教的吧?”上官儀說道,現在他真是有些自卑了。
李愔瞥了他一眼,道:“這個世界上的知識浩如煙海,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進步。你們現在雖說已經位高權重,但是也不能偷懶了。有時間還是要回政務大學學習一些知識,本王在那裡專門給你們辦個學習班。晚上,休息日都可以去學習一下,隨時都有人給你們講課,否則被你們以前的學生和同學超越了,那我就得考慮把職位給更有才華的人了。”
兩人露出羞愧的表情,自從坐上這個官位以後他們的確鬆懈了許多,此時李愔的話讓他們頓時有了一股壓力,因為益州的政治體制不是看你的背景,而是完全在於個人的能力,“是,殿下,我們記住了。”,兩人同聲說道。
又和兩人討論了一會兒封地上的基礎建設問題,李愔回了王府,現在民間資本開放的問題已經在穩步進行,他也該去趟琉球島了,畢竟怎麼來說現在的琉球也是他的地盤,而且孤懸海外,作為實際的擁有者,他偶爾也得去幾次,施加自己的影響力,讓那裡的人明白這個地方是他李愔的。
這次去琉球李愔一隻是政治手腕,二來也是去玩的,工作生活要勞逸結合,不能一直把自己埋在政務裡面。
“你們都不想去?”當李愔把去琉球的計劃對崔鶯鶯和蘇沫兒說了之後,兩人都是同時搖了搖頭。
“那麼荒涼的地方有什麼去的,而且我還有這麼多政務要處理,還要去女子大學上課。”蘇沫兒腦袋搖得像撥浪鼓。
李愔又把目光投向崔鶯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