揹著家的蝸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恪的抉擇,我家後院是唐朝,揹著家的蝸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感冒了,渾身難受,碼字速度直線下降,三更稍晚一些到來,不會超過十點,見諒一下,謝謝……”

“不管怎麼說,我們還是小看了李愔。”李承乾說道,“可惜了這一百萬貫錢,我們一點好處沒撈到反而碰了一鼻子灰,恐怕李愔對我們也開始警惕起來了。”

李承乾的話雖然是自言自語,但這話聽在侯君集的耳中卻如同背後長了刺一樣難受,畢竟這個計劃是他提出來的,他道:“一百萬貫錢只是小事一樁而已,最近高昌國屢屢進犯西域,皇上已經讓我帶兵前去討伐,到時候不要說是一百萬貫,五百萬貫又何足掛齒!”

杜荷道:“侯將軍難道你是想……”,他大概猜到了什麼,只是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侯將軍,我可不是在乎這一百萬貫錢,犯不著為了這件事讓大將軍犯險。”李承乾這樣安慰,但眼中卻夾雜著一絲竊喜,如今他已經徹底拋開了一切,一心想要得到那個皇位,對他來說所有人不過是他腳下的踏腳石而已。

“殿下不必擔心,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高昌國距離長安這麼遠,留下一點東西那簡直是太過容易不過了。”侯君集如今和李承乾算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他不得不一切都李承乾考慮,就算不是為了他自己,也要為了他唯一的女兒。

李承乾故作感動,說道:“大將軍甘願為我以身犯險,這讓我何以為報,我答應大將軍只要登上皇位。海棠就是大唐的皇后,我和海棠的孩子就是未來的太子,而大將軍就未來的國公。”

“太子殿下!”侯君集神色激動,李承乾丟給他的誘惑太大了。

“大將軍,只要你用心輔佐我。這一切對你來說都並不遙遠。”李承乾說道。

“嗯!”侯君集應道:“殿下放心,我侯君集定然為殿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承乾在益州碰了一鼻子灰,李泰可以說是被李承乾拖累了,自己埋在益州的暗線全部揪了出來,這讓他也是大為光火,自從他捅破了李承乾和阿史那蘭的事情。他本以為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要完了,誰想之後的李世民除了處置了阿史那蘭,對李承乾是沒有一點懲戒,對他卻是冷漠了許多,讓他是分外的著急。一直在擔心會被李世民冷落。

“真是倒黴!”魏王府,李泰坐在一張石桌前,把茶杯重重放在了桌子上,張亮和柴令武陪在他的身側,臉上都有些陰鬱。

“魏王殿下,這益州的人損失就損失了,反正呆在那裡也沒有什麼用處,殿下現在應該是想辦法重新贏得皇上的歡心才是。”張亮挺著圓胖的肚子說道。

提起這個李泰更是來氣。道:“你以為我不想嗎?但是每次進宮父皇就給我一張冷臉,還是記恨著我不顧兄弟之情這件事。”

“皇上那只是一時生氣而已,從益州回來以後他的心情不是好了很多嗎?”張亮說道。

柴令武跟著說道。“沒錯,而且我得到訊息說皇上正為狹鄉遷寬鄉的事情犯愁,而魏王殿下在兩年前正編纂過《括地誌》,這份差事對殿下來說豈不再合適不過,而且利用狹鄉遷寬鄉,殿下還能在各州縣安插自己的人手。簡直是一石二鳥。”

李泰一拍桌子,驚喜道:“對啊。妙,真是妙!”。這個什麼狹鄉遷寬鄉的事情他也有所耳聞,因為大唐實施的是均田制,於是一些人口多地少的州縣每個人分的土地就少,而那些人少地多的州縣耕地又是十分的富餘,於是李世民便把這件事提上了日程,讓狹鄉的人遷往寬鄉,他想著只要把這件事辦成了,不愁李世民不開心。

李承乾和李泰各自打著心思,而李恪自從李世民從益州回來之後卻心中卻是有了別樣的想法,在楊妃的口中益州的一切都是那麼神奇,這讓他這些天來一直都在心馳神往,而後來的一件小事則更是讓他打定了注意,他要離開長安去江陵,因為他很明白,就算他擊敗了李泰和李承乾也無法比得過李愔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與其這樣還不如到一個地方和李愔一樣偏居一方,而他想到的地方就是下轄江陵縣城的荊州。

“父皇,就請你答應兒臣吧!兒臣在長安也發揮不了多大的用處,還不如去荊州,而且這荊州距離六郎的封地又近,父皇不是一直說讓六郎幫助大唐發展的嗎?如果我出任荊州刺史的話,利用我和六郎的關係,他肯定會不遺餘力的幫助我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南方的州縣發展起來了。”甘露殿中,李恪不斷央求著李世民。

說起來從小到大,李恪還從沒有求過人,這李世民是知道的,因為他了解李恪,李恪的性格和他太像了,是一樣的驢脾氣,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佬競技場

白真菌

超級醫神

天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