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後周梟雄錄,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親,自然著意巴結。趙匡胤是個慷慨之人,不用兵丁們花一錢銀子,吃喝都由他來埋單,這一天玩得酣暢淋漓。晚上,張文廣在府中設宴為趙匡胤接風。酒過三巡,張文廣說:“舅父既然把弟弟交代給我,我自然要為弟弟找點事做。只是這大名府也是朝廷管轄之地,府堂上也壓著拘捕你的公文,若是安排你在府城做事,改天被人發現告發出去,也是多有不便。我現在掌管馬軍營,下轄有個軍馬場,是專門為馬軍營訓練軍馬的場所,離城三十里地,雖然說遠了點,但比較安全,除了我會不定期地安排人去領軍馬,便只有附近幾個村落的百姓。那軍馬場有十幾個兵卒駐守,負責的本是一名老兵,前段時間說年事已高,不能再在軍中任職。正好弟弟來了,若是不嫌棄的話,隔天哥哥便親自陪你過去,接管了那軍馬場。軍馬場的事務也不用你操心,那些兵丁都知道該做什麼,你只要安心待在那裡便可。心煩時可去附近的村落喝酒散心,若是有心,也可跟那些老兵學學馭馬之術。弟弟意下如何?”趙匡胤既然來到了大名府,自然一切聽從張文廣的安排。第二天,趙匡胤拿起還未解開的行李,和張文廣一道出城,來到軍馬場,和老兵辦理了交接。張文廣又領著趙匡胤熟悉了一下週圍的情況,便和他道別,留他在軍馬場安身。
趙匡胤卻毫不介意,當天晚上,他便出錢讓人去採辦了酒肉等物,把軍馬場所有的兵丁都叫過來,大家坐在一起喝酒吃肉。守軍馬場的都是老兵,見趙匡胤是統領親自送來的,自然知道他們關係不一般,又見趙匡胤雖然年少,卻慷慨豪氣,心裡暗暗佩服,隨口打問趙匡胤的情況。趙匡胤也不好隱瞞,將自己在東京為朋友出頭,誤傷人命之事和盤托出。不想這樣反而贏得了這些老兵的信任,各自拍著胸脯說:“不過殺了一個老鴇而已,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趙管事放寬心在此居留,東京的命令在此處可不好使,那張統領又是趙管事的本家親戚,誰敢在大名府給趙管事上眼藥?就算有誰敢摸了老虎屁股,我們這些老哥們兒也不會輕饒他。”趙匡胤連忙給大家敬酒,說自己從未處理過軍馬場的事務,日後還要拜託他們多費心。兵士們都鬨然應諾,說這些事務非常簡單,趙管事只不過是來避風頭的,不用真操心這裡的事,只要放心交給我們就行。趙匡胤大喜,一群人喝得盡興。
自此後趙匡胤便留在了軍馬場,他在自已住所後面整理出一塊場地,仿照東京家中的樣子建造了一片演武場,平時除了攻讀兵法,就在屋後練習武藝,不然便去軍馬場上挑選戰馬馳騁原野。軍馬場的事務確實也簡單,說穿了就是養馬而已,只要按時讓公馬和母馬配對,生出小馬來再訓練成戰馬,最後按時交付給馬軍營使用就行。趙匡胤剛開始騎馬時,老兵們都怕他出事,派給他的都是訓練好的戰馬。有一次,有匹小馬性子剛烈,難以馴服,正好趙匡胤前來,看到老兵們一個個被這小馬摔下背來,當即起了好勝之心,不顧老兵們的百般勸阻,非要上前去馴服此馬不可。畢竟年輕好勝,最後竟然將這匹烈馬馴服,老兵們都讚歎不已,自此後凡有馴服不了的烈馬,都來找趙匡胤幫忙。趙匡胤以前雖然略通馬術,畢竟經歷較少,在這軍馬場待著,胯下換過不少戰馬,自此後十分精通馬術,這也算得是避禍大名府的一項意外驚喜吧。
再說當年之事,韓通和紅梅年輕,當時只不過是被趙匡胤他們打暈了,過了一會兒便醒了過來,沒什麼大礙。只是老鴇畢竟年老體弱,真被趙匡胤給一腳踢死了。但老鴇在當時是沒什麼地位的,死了也就死了,宦官們不過是想借此給趙弘殷一點教訓,反正趙匡胤已經逃離,皇帝也下旨責罰了趙弘殷,這事情很快就不了了之。翠紅樓換了一個老鴇,繼續招待來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趙弘殷依然當著禁軍統領;羅彥威和張光遠雖然和命案有牽連,畢竟人命不是他們傷的,加上他們的父親暗中活動,最後也沒挨什麼處罰,只不過被關在府裡不準出門。時間一長,這件事情慢慢被人淡忘了,但通緝令畢竟還在刑部留底,若是趙匡胤貿然回東京,還是有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於是趙弘殷嚴令大名府的遠親,千萬不能放趙匡胤回家。
BOOK。▲虹橋▲書吧▲
第22節:第三章再逃東京(3)
一眨眼幾年過去了,趙匡胤在軍馬場待得十分愜意,除了能鍛鍊騎馬的本領外,閒來無事便聽軍馬場的老兵們談論他們經歷過的戰鬥。老兵都是因為年老不能上陣打仗,才退下來養軍馬的,既然能在亂軍中逃出一條性命,自然都有無數寶貴的經驗,於是都樂得向趙匡胤和盤托出。趙匡胤原來所學的兵書陣法都是死的,聽老兵們這麼一講,書上的知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