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中國教父級CEO的商道智慧,津夏,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有一個讓任正非很是頭痛的問題:每到月底,他就會收到下屬大量的條子,為自己部門的員工申請漲工資,理由是他們幹得不錯。一開始任正非還能勉強應付,後來公司越來越大,條子也越來越多,根本批不過來,而且還浪費時間。更何況,漲與不漲,漲多還是漲少,都沒有一個既定的標準,所以,任正非意識到,華為已經到了需要一套標準化理論體系來進行規範化管理的時候了。
(2)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與許可權的不明晰。
在1995年,華為還遇到了很多新問題。在這一年年初,華為緊跟當時潮流,在全公司範圍內大規模推行ISO 9001標準。但在重整後的業務流程體系中,各個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與許可權如何定位成了一個大問題。
(3)企業文化千人千面。
隨著公司的發展,任正非逐漸發現一個問題,管理層和普通員工雖然一直把華為企業文化這個詞掛在嘴邊,但華為的企業文化到底是什麼,誰也解釋不清。有人說是床墊文化,有人說是雷鋒文化,還有人說是校園文化,但這些都不符合任正非對企業文化的觀點。他認為華為應該擁有一個明確清晰的企業文化了。
在與人民大學的專家們反覆交流之後,任正非決定委託他們為華為建立一套文化體系,並由此催生了《華為基本法》。任正非對專家們多次強調:
如何將我們10年寶貴而痛苦的積累與探索,在吸收業界最佳的思想與方法後,再提升一步,成為指導我們前進的理論,以避免陷入經驗主義,這是我們制定公司基本法的基本立場。
基本法到底是什麼樣的?任正非心裡也沒底,但是他堅信一點:基本法不是一個簡單的整理歸納,而是關於華為成功經驗的系統思考和昇華提煉,這需要具備一定深度的理論功底並廣泛地參考借鑑業內一流企業的最佳實踐經驗。
任正非“無為而治”的觀點就是在這個時候作為華為基本法的最關鍵目的被提了出來。
無為而治是我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無為”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規律,尊重人的個性,有所為有所不為。“無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樣也是佛家與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佛家的“緣起性空”思想與“無為”是相通的,“空”與“無”具有相同的內涵;儒家倡導積極入世,提倡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人,孔子認為古代聖王舜就是無為而治的典範:“無為而治,其舜也歟。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以德行天下反映了儒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任正非非常看重精神的作用,在華為公司各種資料的排列組合中,他尤為看重塑魂工程。《華為基本法》可以理解為他用以實現“無為而治”目的的一個重要工具。
華為這部總計六章、103條的企業內部規章,是迄今為止中國現代企業中最完備、最規範的一部“企業基本法”。其內容涵蓋了企業發展戰略、產品與技術政策、組織建立的原則、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管理模式與管理制度,等等。
更難得的是,《華為基本法》蘊涵著很多在當時的中國企業界看來非常超前的眼光和智慧。比如,在討論“價值的分配”時,任正非就非常希望能夠從理論上對他獨特的“全員持股”和“知識資本化”的做法加以明晰的論證。
1998年6月,任正非給中國聯通處級以上幹部作了一次《華為基本法》解釋的報告,其中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話道出了他起草《華為基本法》的核心目的:
一個企業怎樣才能長治久安,這是古往今來最大的一個問題。我們十分關心並研究這個問題,也就是推動華為前進的主要動力是什麼,怎麼使這些動力長期穩定執行,而又不斷地自我最佳化。
* * * * * * * * * * * * * * * *
這個一同努力的源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這些核心價值觀要為接班人所認同,同時接班人要有自我批判的能力……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前CEO韋爾奇也認為:長壽的大公司一是靠企業文化的傳遞,二是靠接班人的培養。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部《華為基本法》就是任正非開始追尋利用制度建立起一個基業長青的企業,一個可以一直向其“世界級”目標邁進的企業的起點。
2000年,華為公司就《華為人》報上的一篇短文《無為而治》,組織高階副總裁以上幹部,舉行以公司治理為題的作文考試。在考試前,任正非作了題為《一個職業管理者的責任和使命》的講話,他在講話中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