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恐怖年代,套牢,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博拉蘇丹,埃博拉…萊斯頓及埃博拉…象牙海岸。扎伊爾亞型毒力最強,引起很高病死率的出血熱,蘇丹亞型毒力低些,引起的疾病病死率較低,萊斯頓亞型僅發現在獼猴中引起發病及死亡,尚無人受感染髮病的報告。象牙海岸亞型引起的2例病人均恢復;其毒力有可能亦較低。
1。感染原理
埃博拉病毒的形狀宛如中國古代的“如意”,極活躍,病毒主要透過體液,如汗液、唾液或血液傳染,潛伏期為2周左右。感染者均出現高燒、頭痛、咽喉痛、虛弱和肌肉疼痛,然後是嘔吐、腹痛、腹瀉。發病後的兩星期內,病毒外溢,導致人體內外出血、血液凝、壞死的血液很快傳及全身的各個器官,病人最終出現口腔、鼻腔和肛門出血等症狀,患者可在24小時內死亡。
2。傳播途徑
目前僅知,人類主要是透過與病人及其帶病毒血液及排洩物接觸受感染。
1976年流行中,透過未經消毒的汙染注射器傳播是另一個突出問題。近兩年的爆發流行中汙染針頭的傳播已很少見。主要危險因素是與病人密切接觸,護理人員患病的佔病人總數25%。
人間埃博拉病毒的傳播似還存在經氣溶膠吸入傳播。
3。發病症狀
本病潛伏期約(2~21天),突起發病,發熱,頭疼,肌肉關節痛;隨後腹痛,腹,伴緩脈及結膜炎,2~3天后,隨病情惡化,可見噁心、嘔吐及胃腸道等多個部位出血,可有嘔血、便血、皮下淤血及靜脈穿刺處血腫,5病日前後出現特徵性麻疹樣斑丘疹,恢復者可見脫屑。重症多在6~9病日死於衰竭和休克。恢復慢(5周或更長)。
4。埃博拉的治療
目前對於埃博拉沒有特異性治療藥物。
恢復期病人血清及免疫血清球蛋白早期應用有效。
5。預防手段
嚴格隔離護理病人,開展健康教育(包括對醫護人員的培訓),快速確定診斷,即時妥善掩埋死者。
對高危人群(包括醫護人員,檢查人員,現場監測人員)進行特異性預防接種是迫切需要的,但目前還沒有疫苗。
(一)埋葬殖民者的墳墓
黃熱病也叫做黑嘔病。開始時是寒顫和發燒,患者感到渾身虛弱、背痛、頭痛、四肢痠痛,這些症狀逐漸加重。最嚴重的情況下會發生嘔吐——嘔吐物因胃出血而發黑。2~3天后發燒、寒顫和疼痛消退。對於那些較為幸運的患者(大約佔70%)疾病會就此結束,並且倖存者從此終生免疫。對於另外的人,則在發燒和吐黑水再次發作之前他們只有兩三天的輕鬆。患者的鼻子和牙床開始滲血,當肝臟發生功能障礙時,患者膚色會像得了黃疸病一樣發黃。他們精神失常,經常劇烈掙扎著要離開床鋪。有少數人甚至在這最後的階段也康復了,但大多數患者會墜入昏迷,直到驚厥和死亡。
黃熱病經常以傳染病的面目出現,尤其是大量的陌生人突然出現時,黃熱病馬上就會爆發。最糟糕的是它在船上爆發,沒有地方可以避開這肆虐的瘟疫。它以完全不可預料的方式在人群中傳播,擊倒一個又一個人。有時它從船的一側開始流行然後再到另一側,好像在鋪位之間跳來跳去。有時它的擴散卻是完全隨機的。但仍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它似乎先是糾纏住特定的房間和船隻,在那裡發揮到極至然後再去襲擊下一組居住者。房屋的底層受害最重,城鎮中位置最低的房屋似乎更容易收容病毒。它是盛夏的一種季節性疾病,但在高溫氣候中它爆發過一、兩次之後一般便不會復發。
因為其劇烈的傳染性和驚人的死亡率,黃熱病被列為歷史上3種最危險的傳染病之一(另兩種是鼠疫和霍亂)。
1648年,黃熱病在美洲最先攻擊了加勒比海的聖凱茨、巴貝多和馬提尼克三島,延伸到遠至古巴和尤卡坦,穿過毫無防備的人群,將許多村鎮夷為平地。1664年它在聖露西亞再次爆發,一處有1,500名士兵的要塞只有89人倖存。
雖然黃熱病長期集中在西印度群島,1668年它還是延伸到了紐約,在城中肆虐了一整個夏天。有人觀測到,它似乎是沿順風方向傳播的,隨著紐約寒冷的冬季降臨,它幾乎和出現時一樣迅速地消失了。1691年黃熱病進入波士頓,兩年後襲擊了費城。
在18世紀,有35座美國城市遭受過黃熱病的襲擊,在19世紀的美國差不多每年都會發生這種流行病。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853年的新奧爾良。疾病如此可怕,手足無措的市府官員和傳媒密謀,協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