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 母子,畫屏美人,山間人,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家將,趁此機會,糾集當地壯士,以宗室之名起事。
只是,人單勢薄,打過幾場勝仗,佔據一塊彈丸之地後,便再難前行半步。其時,北有突厥,南有河東節度使,兩面夾擊,求生艱難。
為謀生路,屬下多勸元烈與隴西望族、百年世家謝家聯姻,以取得謝家的支援。而謝家族長謝長愈亦看中元烈的才能,有意將女兒許配給他。
只是,元烈早已娶朔州一位軍中小吏之女陳氏為妻,夫妻恩愛,育有兩子,他不忍捨去糟糠之妻,便始終拒絕。
陳氏見他日日被謀士們苦勸逼迫,為難不已,於心不忍,自知家世單薄,無法在大業上幫他半分,便主動讓出正妻之位。
最終,元烈照著謀士們的意思,聘娶謝家女郎為妻,成婚後不久,便得謝家助益,踏上南征北戰之路。
謝氏出身世家,性情清高,不屑放下身段,與元烈溫柔親近,加之兩人聚少離多,因此一向感情淡薄。
後來,元烈得登大位,因多年愧疚,有心封陳氏為後,又引起當初追隨其左右的隴西望族們的不滿。
僵持之時,陳氏再度退讓,為表自己不覬覦後位的決心,竟舍下兩個還未成年的兒子,一根白綾,吊死在樑上。
元烈悲痛萬分,亦後悔萬分,最後雖妥協,封謝氏為皇后,可從此卻對謝氏不聞不問,對元穆安更是如此。
他的全部心血都傾注到陳氏的兩個兒子身上,不但封長子元承瑞為太子,還特許次子元照熹常居宮中,與長兄相伴。
謝氏成了皇后,從此卻再沒體會過夫妻和睦、相敬如賓的滋味,只能看著丈夫守著陳氏的兩個兒子,像對外人一般對待她和元穆安。
她恨元烈薄情,娶了自己,卻一直心有不甘,不曾真誠以待;也恨陳氏決絕,用一死換來元烈後半輩子的愧疚和偏愛。
到如今,即便元穆安已成太子,殺了陳氏的兩個兒子,逼得元烈不得不被拘在宮中的太液仙居,她仍舊未能解恨。
“兒知道母后這些年的委屈。”元穆安的臉上沒有太多表情,只是冷靜地解釋,“只是,眼下朝局不穩,兒雖已是太子,離大位只一步之遙,可朝臣、百姓們都看著,先前的事,已讓兒背上了‘弒兄忤逆’、‘暴戾冷酷’之名,此時,不宜再生事端。九弟年幼,又無任何依仗,沒有威脅,母親何必與他計較?”
這二十多年來,他與謝皇后母子兩個並不十分親近。
當初,謝皇后忍著一口氣,不甘心一直被陳氏的陰影籠罩,可陳氏已死,她這輩子也爭不過,便將希望都寄託在兒子身上。
陳氏的兩個兒子在興慶宮中享盡榮華富貴、父子親情時,年幼的元穆安已被謝氏狠心送進軍營裡摔打。
那時,元烈初登大位,國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