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櫻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81章,神棍賈赦,南島櫻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的口才,能將胤祉那番找茬的話盡數擋回去,完全沒有爭得臉紅脖子粗的情況發生,他表現得冷靜極了,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真是人不可貌相。
說起十三阿哥,他們更容易想到的兩個字是“俠義”,胤祥不僅勇猛,還是重情義有原則氣魄之人。他性格與老十有相似之處,都是成天樂呵呵,開朗之人,說話做事也不拘小節,他只是不願意過於約束自己,並非無腦之人。
胤祉的臉色就陰鬱了兩分,也不知是中了什麼邪,以前針鋒相對的兩群人如今竟融洽起來,想挑撥兩句反而惹火燒身。三阿哥知道贏不回場面了,就順勢下臺階,同時又射一箭:“四弟這般做兄長的如何放心?依我看還是向皇阿瑪告假回去調養些時候,身子重要。”這才是真正兩難的抉擇,若胤禛同意這個說法,身體稍微抱恙就要休息,康熙還敢給他安排事情?若是駁回去,又會顯得重權重利,為了將戶部抓在手心裡連命都可以不要。
這種問題不說起什麼事兒都沒有,但凡提起來,怎麼選都裡外不是人。
阿哥這幾桌離康熙的龍椅不遠,氣氛一僵持,上面就察覺到了,提出來的是宜妃,她是最不怕得罪人什麼話都敢說的:“那邊是怎麼回事?瞧著氣氛有古怪。”她就是說給康熙聽的,這麼會兒功夫就要被這些卯足了勁在如此場合宣示自己在皇帝心中地位的女人們煩死了。高位妃嬪要穩得住,別為了一時的風光讓人詬病,這才是四十九歲的生辰宴,明年才是現實榮寵以及後宮等級的地方。四妃六嬪也罷,在後宮裡頭好歹能排上號,算是個角色,至於連數額都沒有限定的貴人、常在和答應……低調才是生存之道,否則還沒出頭就得被人摁死。
宜妃畢竟是郭絡羅家的貴女,就算性格里頭有爽直潑辣的成分,並不代表她會在一切場合顯擺自己,本來想看看歌舞,越臨近龍椅卻是烏煙瘴氣,那些個妃嬪對奴才任打任罵脾氣壞到極點,到了萬歲爺跟前就都小鳥依人起來,起初是用看戲的眼光在看待這事,多一會兒就沒趣了,正好見到這一幕,宜妃就引了話,果然,四妃全朝那邊看,康熙還直接開口了:“在說什麼?也讓朕聽聽。”
……真是救星。
胤祥就從自個兒的席位上走出來,到中間跪下,說:“皇阿瑪明鑑,三哥因為體恤四哥在戶部事務繁雜,恐怕過於忙碌虧了身體,希望能幫忙分擔。”
康熙表情顯得很古怪,他還沒說什麼,胤祥又補充道:“依兒子看,編寫曆法也不是小事,三哥一定要幫忙的話,還是分一些容易上手的事情出去。”胤祉應該拒絕的,片刻的猶豫讓他失了時機,康熙瞥了他一眼,問:“老十三你卻與朕說說,什麼是容易上手的事?”
換了別人回答這種問題要再三掂量,胤祥想也沒想,就說:“好似為國庫收賬,核查全國的戶籍之類……雖然做起來瑣碎繁雜,不費腦子,也不容易出事。先前四哥去收賬,有些個大臣覺得他態度不好恐怕還不配合,要是換了三哥,讀的書賊多,學問高,又會說話,鐵定能不費吹灰之力達到預期的目的。皇阿瑪您也說過,《孫子兵法-謀政篇》裡頭有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用在這事上也很適合。四哥為人方正,鮮有圓滑之處,雖然也能將欠賬討回,過程卻很坎坷,對方還不高興;換三哥去,將孔孟之道抬出來,好生說道一番,輕輕鬆鬆就能將銀兩收回來……”這不是在開玩笑,老十三說得很認真。
別說,康熙從前真沒想過還能這樣,仔細琢磨倒是有意思。老四就是太直,不會說好聽的話,也鮮有變通的時候,認準了路不撞南牆不回頭。做皇帝的喜歡這種沒有花花腸子會辦實事的臣子,換做是親兒子,那感覺就矛盾,做父親的都希望兒子能好,做皇帝的卻不希望兒子太好……太過完美總會讓人心不安。這一點從太子身上就能看出,最近幾年康熙對他的寵愛已經大不如前,畢竟是年近而立之年的皇子,又是他的元后所生,阿哥之中身份最高者,名正言順的儲君。他作風越硬朗,魄力越足,交好的臣子越多……反而讓康熙感到不安。
正是因為想抑制胤礽的勢力,康熙還有意在提拔其他兒子。
讓老大手握軍權,老三在文人裡頭打響名聲,老四管著全國財政,老五進兵營歷練,老八也開始接觸到朝廷之事。雖然拆開來看都不能同胤礽抗衡,總歸能形勢平衡一些。
胤禛的性格雖然不討喜,有大事要安排的時候康熙卻都不會忘了他,不客氣的說,這是真正做事的人,不會天天吹噓炫耀自己。本來,在康熙的認知裡,老四才是真正適合去收賬的人,他拉的下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