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世之奇才許伯雅,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兗州許縣。

雖然曹操大敗李傕、郭汜的訊息還未傳回,但荀彧與劉曄二人,依舊在許縣城內忙著建造宮殿,修葺城牆。

這時一士卒捧著一道竹簡來到荀彧身前,向其稟道:“荀司馬,梁國來信。”

荀彧接過竹簡,仔細開啟來看,過了片刻,只見其搖頭失笑,對著劉曄口中笑道:“這伯雅居然算計到你我二人頭上來了。”

旁邊的劉曄見此,疑惑問道:“文若,伯雅信中到底言何?”

只見荀彧將竹簡交於劉曄之手,劉曄接過,便仔細看了起來。

待得須彌,劉曄開口問道:“伯雅信中所說,甚是有理,怎的文若卻說我等被伯雅所算計。”

荀彧聽得劉曄所問,微微笑道:“作為天子的遷移之所,許縣城小人稀,百姓不足三萬;而伯雅言欲遷百姓於許縣,的確解了許縣如今人口不足的困頓,可子揚是否之曉,他這百姓,是從何而來?”

劉曄也是急智之人,聽得荀彧此言,腦中一轉,瞬間就接著笑道:“伯雅欲遷之民,乃是鄢縣百姓。”

“不錯,伯雅將這鄢縣之民遷往許縣,即解了許縣人口不足之困;又勿需再造新城,安置那些百姓黎民;

只是他將鄢縣一把火燒的精光,如今卻把所有的麻煩都交於彧與子楊之手,他這不是算計我等,又是什麼。”

劉曄聽得荀彧此言,只是笑道:“曄到認為伯雅此舉乃兩全其美。”

想想還真是這個道理,許濟此舉不僅解了如今許縣急需人口、勞動力的困境;而且還甩掉了建造新城,安置百姓的消耗。

“子楊可能不知,本來伯雅當欠彧一個大人情才是,如今他不僅甩掉了麻煩,且彧的人情也被他還了。”

荀彧對許濟此舉也是贊同,但許濟用自己的麻煩來還人情,荀彧覺得許濟這就有點不要臉了。

“但伯雅信中也說了安置百姓之法,曄覺得此舉甚善,日後若是再出現遷民之事,皆可按伯雅此法行事。”

劉曄對許濟之前在豫州所為,就頗為敬佩;如今先是大敗袁術,聲震天下,今日又看到許濟的安民之法,劉曄對許濟的敬佩之心,頓時又上了好幾個大臺階。

“若不是伯雅有這安民之法,不然彧可不認他還的人情。”荀彧說完,便又是一笑。

劉曄見此,也是搖頭一笑,沒想到平時沉穩持重的荀彧,居然也有如此一面,只要提到許濟,臉上的笑容也多了不少,看來許濟與這荀彧,當是腹心之友,交情深厚。

此時劉曄又再次開啟竹簡,看了起來:

“文若、子揚臺起:

二公今在許縣主政,多有繁忙。

但濟知許縣將為天子遷居之所,日後為天下中樞;

擴城池,築殿宇,遷民以充城中之民,使天子安居;

今梁國鄢縣黎民三萬,因火焚城,俱無安居之所,若建新城,費財勞民,且時長日久,恐一時不能成;

濟知許縣需人口勞力,今欲將鄢縣三萬民眾,遷往於許,充其人口,富其勞力。

而遷移之民所困,皆于田糧;若使其安居,需以二者應之。

待百姓歸許,若需百姓修城建殿,當以糧食允之,出力多者,多其糧;少者,則少其糧;如此,遷移百姓既得活路,修城建殿亦得其力。

文若可再令多出百姓於城外開墾荒地,以土地為酬,但其開墾所得,俱由百姓自己。

而開墾之時,可由官府租用開墾農具,以來年收成一二作為租借所費,到時交於官府。

如此百姓無開墾之慮,必能用心用力耕作;而許縣官府,亦能增民加糧,豈不兩美。

濟料若行此舉,遷民之事,必不會發生大亂,還望文若、子揚慮之。

佇候明教

許伯雅筆。

建安元年四月廿七。”

劉曄又將許濟此信看完後,口中嘆道:“許伯雅不愧為那荊州龐德公所評‘才策謀略,世之奇才’之名。”

…………

……

而此時的睢陽,許濟正獨自坐在國相府中發懵,因為此時許濟也聽聞了荊州名仕龐德公給自己的評語。

許濟很是疑惑,自己怎麼就上了龐德公點評的名單。

這龐德公可不是一般人,諸葛亮的“臥龍”;龐統的“鳳雛”;司馬徽的“水鏡”,皆出於他口。

而且諸葛亮這“臥龍”感覺有點像是舔來的。

因為諸葛亮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