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屯田五步,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兗州先是青州黃巾作亂,後有袁術陶謙相攻,近兩年來兗州又頻遭戰火。
雖然兗州身處中原,但百姓人口不過百五十萬,因人口不足,而使得諸多土地廢棄,僅以許縣為例,人口不足八萬,這還是濟從鄢縣遷三萬之民才有這般人口,而這許縣城外,其中多數農田俱是無人耕種,早已成了荒地;而如今我等若是想將屯田之事做好,這第一步當是丈量荒地,考察其土地如今是否還適合耕種。”
許濟說完,眾人皆是贊同,國淵更是說道:“伯雅之言有理,如今兗州問題所在,就在於土地足夠,而人口不足,現在我等將土地丈量清楚,他日若有百姓流民入得兗州,我等也好早做安排。”
許濟見眾人對這丈量土地之事,不曾有異,便接著說道:“這第二步,便是收攬流民,安置民眾;
這幾年兗州南逃的百姓有數萬戶之多,且去歲受災,多有難民,濟之意,先將兗州欲分田地之事散佈出去,那些百姓若聞本土安守,又有田地耕種,必企望思歸;
到時我等再將兗州諸多難民聚集一起,分其丈量荒地,以來年收成為租,交於官府。”
“此法可行,祗贊同伯雅之言。”許濟說完,棗祗便第一個開口贊同。
“峻也同意伯雅所說。”
“淵亦是贊同。”
“浩也一樣。”
“既然諸位既然贊同這第二步,那濟再說說這第三步。”這時外面守衛端來香茗,許濟拿起一杯,飲了一口繼續才道:“這第三步,便是計量百姓。”
“伯雅,這計量百姓又是為何?”之前不怎麼說話的韓浩終於有機會開口,趕緊向許濟問道。
許濟見韓浩發問,笑著回道:“雖然安置流民,進行開墾乃是重事,但我等也不能將諸多兗州百姓忘記,畢竟他們也需要為朝廷繳納稅賦;
這計量百姓,一能估算兗州土地能接納多少民眾;二是若他們願意肯多種農田,這開墾田地之事,也可交付一些於他們,到時只要收相同的官租便可。”
“浩贊同伯雅之言,計量百姓不算難事,取數縣之民,大致估算便可;到時再於各縣安貼告示,若願多種農田開墾者,只需交一半於官府便可。”
韓浩說完後,眾人皆贊同這屯田第三步,許濟笑著開口:“這第四步,便是設定官吏,從上到下,由官員一層層領著百姓進行開墾。”
“這官吏如何設法?”坐於國淵身旁的任峻開口問道。
“此事由司農府牽頭,下設典農中郎將一人,分管軍屯、民屯;而典農中郎將之下,則有兩位典農校尉,一人負責軍屯,一人負責民屯;
在校尉之下,便設都尉,都尉之下則設曲長,曲長之下設屯長,民屯以五十人為一屯,軍屯以六十人為一屯,諸位覺得如何?”
許濟說完,眾人便都開始商議,最後還是國淵開口,道:“淵亦覺得行此官吏可行。”
眾人見此,皆是贊同。
“既然諸位沒有異議,那濟就再說說這第五步。”許濟又端起香茗飲了一口:“這第五步,便是監督屯田官吏是否有違法之舉,且明確考核之法,使百姓競相勉勵,樂於開墾田地。”
“還請伯雅詳細說來與我等聽聽。”國淵已經知道自己就是赴這監督之任,所以向許濟問清,這監督之法,到底該如何去做。
“若想將屯田之事做好,就絕不能放任豪強專橫跋扈,任意兼併土地。
開墾之民已貧困不堪,如今尚要繳納官租,若是豪強地主想要兼併已經開墾好的田地,必要與屯田官吏聯絡,以利誘之,將官府之田變為私田;
所以要設這監督官員,明加檢查,不許豪強地主漏交田賦、戶調,更不可讓其吞併屯田百姓開墾的良田。”
國淵聽完許濟之言,點點頭道:“淵明白了。”
“諸位對這屯田五步可有異議?”許濟看向眾人問道。
“伯雅此舉甚善,祗沒有異議。”
“淵亦沒有異議。”
“峻贊同伯雅之言。”
“浩也一樣。”
“既然諸君皆是贊同,我等再議議軍屯之事。”
…………
……
建安元年七月,曹操命兗州治中、司農令丞許濟統籌屯田一事。
命兗州長史之一的國淵監管不法;命羽林監校尉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命東阿令棗祗為民屯典農校尉;命護軍韓浩為軍屯典農校尉。
眾人分公明確,許濟和棗祗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