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袁軍將至,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鄢縣城小,城內百姓不到兩萬人,只見耿衡命士卒將百姓們驅趕於一處空曠之地。
待人到齊,耿衡才向面前百姓們喊道:“本將奉國相之命,將爾等遷往睢陽,若有不願者,以敵軍細作論處,殺無赦。”
這道命令的確是許濟所下,許濟害怕到時自己的計劃一啟動,這些百姓連活下去的機會也沒有。
許濟沒有選擇,他不願讓這些百姓白白死在這場戰爭中,此時只有對他們心狠一些,儘快讓他們逃離這個戰場。
耿衡的話並沒有震懾住所有人。
袁家作為世家領袖,更是豫州出身,在梁國的諸多世家中,頗具人心。
所以此時作為鄢縣的世家大族,鄢縣馮氏便站了出來。
只見一老者向耿衡行了一禮,口中說道:“老朽的家資祖產俱在城內,如今將軍令我等倉忙遷往睢陽,恕老朽不能答應。”
耿衡看了一眼老者,知道其乃是鄢縣馮家的家主馮赭,耿衡眼睛冷冷一眯,向其問道:“汝欲做那袁術細作呼?”
“將軍這是何意?鄢縣乃是我馮氏宗族所在,老朽焉能將這先輩家業捨棄不顧,若是如此,老朽便是馮氏的罪人,將來到了地下,有何面目去見先人。”
馮赭倒也想過投靠袁術,做這城中內應,只是如今袁術大軍未到,也不知袁術能給馮家開何籌碼,所以便想待在這城內,渾水摸魚,伺機行事。
耿衡卻是眯眼走到馮赭身前,口中說道:“既然汝不願離開鄢縣,那就留於此地吧!”
馮赭聽得耿衡之言,心中大喜,剛要道謝,便見耿衡從腰間抽出利劍,一劍將馮赭的頭顱斬起。
只見馮赭的頭顱從脖頸上掉落下來,在地上骨碌碌的滾了兩圈。
耿衡看著馮赭的頭顱,口中狠狠說道:“汝既然不願遷移,那便永遠留在此地,來人,將他拉出去埋了。”
見到此幕,諸多的馮氏族人目眥盡裂,欲上前與耿衡拼命;但又看到耿衡手中拿的利刃,瞬間又退了回去。
耿衡見此也不在意,看了眼已經西落的夕陽,朝著百姓喊道:“本將說過,凡不願遷移者,皆按細作論處,殺無赦,這馮赭之死,皆乃咎由自取;
汝等今夜將遷移所需之物整理好,明日五更,便出發睢陽,凡敢耽擱時辰者,殺無赦。”
看著耿衡殺氣騰騰的模樣,之前還對耿衡不在意的那些世家人士,此刻已經一個個噤若寒蟬。
此時的不遠處,正有兩人偷偷觀看著耿衡的一舉一動。
見耿衡欲將百姓遷往睢陽,於是李封向薛蘭疑惑問道:“兄長,這李典、耿衡此舉是為何意?”
薛蘭聽得李封所問,微微笑道:“如今袁公大軍來襲,怕這李典、耿衡已自知守不住這鄢縣,這才將百姓遷往睢陽,以作堅壁清野。”
“那兄長,我等現在該怎做?”
只見薛蘭只是一笑:“我等如今只需聽從那李典之命便可,等袁公大軍一到,到時我等為其開啟城門,便是大功一件。”
李封見薛蘭說得此言,想起日後自己立下大功,嘴角也不由的咧了開來。
…………
……
此時從鄄城送來的大批火油與乾草皆以送到睢陽。
一開始許濟就想過用演義中諸葛亮的火燒新野之計來對付袁術,但許濟仔細推敲一番,覺得此舉把握不大。
許濟自從經歷琅琊一戰後,就再也不敢小看任何人;若是故意將城池讓出,就極有可能受到袁術和袁術麾下謀士警惕。
而且火燒一城,需要極多的火油乾草,萬一袁術是白日進城,被其看出端倪的可能性極大。
許濟不敢賭,因為這關係著整個兗州的存亡,所以來到睢陽後,便一邊令士卒加固城防,一邊囤積糧草,準備與袁術於睢陽打持久戰。
不過當接到李典來信,言薛蘭、李封二人歸降時,許濟就知道,自己火燒鄢縣的機會到了。
許濟之前就因為琅琊之戰,沒有做到知己知彼,險些遭逢大敗。
當斥候探得薛蘭、李封二人所在時,便命人在二人附近,注意著其勢力的一舉一動。
自然而然,許濟也接到了斥候探報,有一文士入了那芒碭山;許濟清楚,此刻能來尋薛蘭、李封二人的,除了袁術,再無他人。
許濟接到信後,便立即向鄄城的程昱去信,信中,許濟將自己的計策盡數說出,讓程昱為自己籌集火油乾草等易燃之物。
許濟看著眼前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