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七章許昌之亂 始,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日後,許濟領著大軍朝著鄄城出發,只是出得許昌城外三十里後,曹昂與全旭二人於夜間便領著近三萬大軍開始回返。
其中一部兵馬藏於城外屯田兵中,一部兵馬則隱於城外十餘萬屯田百姓裡頭。
見的許濟領大軍遠走,皇宮內的天子近臣開始於城內奔走,開始暗中聯絡朝臣。
雖已是深夜,但此時許昌楊彪府內書房,年過五旬的楊彪臉上露出幾許惆悵。
自來到許昌後,曹操就將自己的太尉之位讓與了袁紹,降為九卿太常。
且上次見到曹操及其心腹陷害伏完後,楊彪見此,便已知漢室衰微,於是詐稱腳疾,不再理會世事。
只是心中憐惜天子,如今曹操掌權,與那昔日董卓、李傕、郭汜等人不同,曹操其人,雄才大略,麾下兵多將廣,智謀過人之士亦是如過江之鯽,天子與其相鬥,根本無取勝可能。
昔日天子移駕東遷,自己盡節衛主,於最危難之際,護衛天子,自己險些為郭汜所害。
只是自己老矣,已無力再為天子護衛,即使自己命不足惜,可為天子效死,但如今家小俱在許昌,但凡有所異動,只怕整個弘農楊氏都會毀在自己手中。
“家主”楊府的奴僕匆匆走入,輕聲稟道,“家主,劉皇叔前來拜訪。”
“宗正劉艾?”楊彪愣了一下,放下手中之筆,深思半響方才皺眉說道,“快請。”
下人領命而出。
“他來做什麼?”楊彪起身在書房中轉了一圈,忽然面色微變,喃喃說道,“莫非是是天子所派?”
“文先公安好。”宗正劉艾隨著下人的指引步入書房,見楊彪正站在書房中看著牆上的壁掛,於是輕聲說道,“夜深來訪,叨擾文先公了,艾不勝惶恐。”
“皇叔言重了”楊彪笑著轉過身,吩咐下人送上香茗,復言說道,“皇叔能來老夫府上,實乃令寒舍蓬蓽生輝,皇叔請。”
楊彪說完便招呼劉艾坐下。
“文先公請。”
兩人面向而坐,劉艾轉轉腦袋,左右看了看,笑著說道,“久聞文先公生性恬淡,不喜奢華之物,今日艾一觀文先公書房,便知此言不虛,文先公真乃朝中楷模。”
楊彪淡淡看了劉艾一眼,眉頭稍稍一皺,正好說話卻見自家奴僕進來奉茶,遂閉口不言。
吹了吹熱氣,劉艾緩緩喝了一口茶水,看著楊府奴僕走出,放下茶盞,這才接著一聲苦嘆:“文先公,天子苦啊,那曹操雖不似董卓那般明目張膽,但其惡比董卓更甚;
昔日曹操迎駕天子,表面是救天子於危難,但其“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心已世人皆知,那伏完為人文先公也當知曉,其人雖懦弱膽小,卻是謹慎敬職,可恨被那曹操及其爪牙誣陷,使得天子最後掌握的一絲兵權,也落入曹操手中。”
楊彪聞言,也只能長聲一嘆,自己對於天子,已做的仁至義盡,只是天不助漢,先有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為禍,如今更是有曹操這般奸雄,大漢振興已是無望,楊彪心中已熄了光復大漢之心。
見楊彪聞得自己所言,滿臉愁苦,劉艾心中一喜。
這楊彪心存漢室,此次奪取許昌,有他相助,此事難度要降幾分。
於是劉艾起身,朝著楊彪拱手一禮,語氣悲切:“文先公,如今天子遭曹操所欺,正是我等忠臣義士站出之時,那曹操與許濟此時俱是於鄄城,許昌駐留兵馬皆是屯田之兵,我等欲趁機發難,助天子奪下許昌,作為立基之地,使得天子親政。”
只見楊彪的老臉滿是錯愕,兩隻眼睛瞪如銅鈴,不可思議的望著劉艾。
見得楊彪表情錯愕,劉艾又趕緊接道:“文先公,此事我等已多番謀劃,必能萬無一失,如今還請文先公助我等一臂之力。”
雖然劉艾對奪許昌把握並不大,但對楊彪言時,卻是裝作信心十足,只為誆楊彪入彀。
“不可,”楊彪連忙制止,口中呼道:“即使曹操與許濟領大軍出許昌,但尚有任峻、韓浩數萬屯田兵,汝等如何能敵過這般多兵馬?”
劉艾卻是一笑回道:“文先公放心,我等亦有算計,天子已命人暗中聯絡袁紹,待其發兵後,天子會命荀彧領兵出城,去討伐袁紹來軍,而城內可用兵馬,唯有這屯田兵,到時待屯田兵遠走,我等便可趁勢奪取許昌。”
“若是荀彧堅守城池,拒不出兵,到時爾等計劃再外洩,天子將危矣。”楊彪還是不同意劉艾奪城之舉,此法實在太過冒險。
“文先公,若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