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四章 二張與魯肅,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陳珪的幫助之下,徐州百姓對屯田再無疑慮,紛紛在士卒的指引之下登記造冊。

經過一個白日,單單彭城一地,就有百姓近三萬人參與屯田。

雖然忙的不可開交,人也疲乏不堪,但許濟同滿寵二人臉上卻是帶著笑意。

此時的徐州刺史府內,許濟、滿寵二人將陳珪請入府上,擺好宴席,感謝陳珪的白日所為。

三人宴席擺設樸素,但氣氛卻是極為融洽,此時許濟最先開口,舉盞朝著陳珪敬酒:“此番徐州能行屯田,多謝漢瑜公從旁相助,濟敬漢瑜公一杯。”

陳珪也未客氣,欣然將酒飲下,然後謙虛笑道:“老朽世代居於徐州,同百姓鄰里之間,還有些許名望,這次能幫大司農同使君在屯田事上,獻上老朽一絲薄力,也是老朽的榮幸。”

“漢瑜公乃是徐州柱石,此話,漢瑜公過謙了。”這時滿寵亦在一旁笑著開口。

三人間互相吹捧,一時間,籌光交錯,三人不時開口長笑。

三人酒到正酣,這時陳珪忽然提到江東屯田之事,口中長嘆:“可惜了,若是子布、子綱尚在徐州,大司農行屯田之事,這二人倒是能幫大司農多番謀劃。”

“漢瑜公說的可是那”彭城張昭與廣陵張紘?”這時滿寵於一旁插話,對著陳珪問道。

“不錯,”陳珪先是笑著點頭,接著又是長聲一嘆,頗為可惜道:“只是二人為避當年戰亂,俱是渡江南下,去了江東。”

對於這二人的大名,許濟又如何不知,而且這張昭、張紘二人之所以離開徐州,與自家主公曹操可謂有著莫大關聯。

初平四年,曹操為報復陶謙助袁術攻伐自己,在大勝袁術後,曹操便大舉進攻徐州,其所過之處,皆是雞犬不留。

正因為如此,為了避難,張昭和張紘這才共同領著家人一起渡過長江,來到了江東之地隱居。

只是如今割據江東的孫策,早已收於麾下,併成為孫策的肱骨之臣。

原來,孫策也早已聞這二人大名,當初剛渡長江,便同周瑜二人先是去拜訪張紘。

當時孫策,可以說是白手創業,手上就只有從袁術借來的原孫堅舊部一千多人,加上週瑜一幫人,還有新加入的人,總共區區幾千的兵力,無數人都不看好孫策。

因為無論是劉繇、王朗、嚴白虎,哪個人手上沒有數萬兵馬,而這孫策,不僅沒什麼兵馬,且還是一個剛剛二十出頭的青年,此時沒人能看好孫策能將張紘請出山。

只是眾人都未料到,那張紘為孫策的雄才大略所折服,開始竭盡全力的為孫策做事。

兒孫策先是表張紘表為正議校尉,而張紘也跟隨孫策征討丹陽、會稽兩郡,同周瑜二人,在孫策平定江東三郡時,為其出謀劃策。

張紘其人,不僅通謀略,且張紘在文學方面極具造詣,建安七子之一,學識廣博、能詩善文的陳琳稱自己跟張紘亦不能相比,那張紘之才,勝琳十倍。

待孫策平定吳郡、丹陽二郡後,又聞張昭之名,孫策同周瑜二人再次上門親自拜訪。

孫策對張昭可謂極為禮遇,先是同他一道登堂拜見張昭的母親,二人相處像同輩密友一般。

後孫策又以江東兵馬錢糧相詢,而張昭亦為孫策列舉會積錢糧之策。

在聽聞張昭的諸多謀劃後,孫策當即拜張昭長史與撫軍中郎將一職。

且孫策領地上幾乎所有重要的事務都由張昭經手,他為孫策攻伐會稽郡時做出了很大貢獻。

因而他深受北方士大夫的敬重,在他們的書信中多有稱讚張昭的言辭。對此,孫策非但沒有猜疑,反而瀟灑地說:“當年管仲為齊國國相,齊桓公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他則稱霸諸侯為天下所尊崇。如今子布賢明,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難道不為我所有嗎?”這足可看出張昭在孫策心中的地位如同管仲在齊桓公心中的地位一樣重要。

此時,荊州牧劉表想要親自寫信給孫策,寫完後先給名士禰衡看,禰衡看完後譏笑劉表,說道:“像這樣是想要讓孫策帳下的孩童讀嗎,還是想要讓張子布看到?”由此可見,就連一向狂傲的禰衡,都認同張昭的才華。

正因為有了二張的幫助,孫策於江東征戰,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如今聽得陳珪言這二人,許濟將眉頭微微皺起,朝其問道:“這二人,濟也知曉,乃是那孫策肱骨,若是想讓其轉投主公,恐怕難矣。”

許濟以為陳珪說此話,乃是有什麼計策讓這二張回返徐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