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九章 離間之計 中,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善終;
至於許攸,則是貪而不治,其人自私自利,若是不關己事,此人還好,倒不會落井下石,但若是事關其身利益,此人任何事情都能做出;
還有那審配、逢紀,一人專權無謀,一人果而自用,若是讓這二人輔佐袁紹,只怕其自亂將不久矣。”
聽著許濟評價袁紹的諸多謀士,高覽臉上已是震驚之色,自己與這些人相處良久,卻都未發現這些人的缺點,而遠在兗州的許濟,卻精準分析到了這些人的不足。
高覽心中更是喃喃:“許伯雅,其才智,真乃鬼神也。”
許濟撇了一眼高覽,又繼續說道:“還有那郭圖、辛評,皆乃小人爾,此二人於那袁紹身旁,除了忠貞之外,再無他才。”
縱觀郭圖、辛評這二人一生,郭圖尚被袁紹看重,而辛評卻從未被君主重用。
二人未曾提出過什麼優良的計謀,相反不好的謀略倒是提出了不少。
雖然後期二人遵循立長為君,但卻挑撥譚尚二人關係,使其相互攻伐,由此來看,只有他二人的忠義值得歌頌。
歷史上這二人誓死保袁,忠心天地可見,可沒有足夠的能力作為支撐,忠心顯得蒼白無力。
單單就於這個時期,郭圖、辛評二人,就是別人眼中的反面表率。
劉表和曹丕就都將這二人當成反面教材,於大庭廣眾之下宣講。
雖然二人缺點無數,但二人卻有一番忠貞之心,正所謂“河北義士多忠骨,雖無良謀也秉貞。”
如今的袁紹八大謀士已被許濟評其六,只剩下荀諶、沮授,高覽已知,許濟所忌憚之人,應當就是這二人。
於是高覽開口:“先生所慮,便是這沮公與同那荀友若?”
許濟將頭輕輕一點,臉上凝重道:“那沮授雖剛直有才多似田豐,但此人與田豐不同,其人行事小心,為人要瑾實不少;
至於荀友若,此人之才,恐不再其弟荀文若之下。”
對於許濟如此誇讚沮授,高覽倒能接受,只是那荀諶於冀州之時,一般袁紹不問,其人幾乎從不開口,從自己歸服袁紹之後,就幾乎沒見過其人獻計。
於是高覽開口詢道:“先生贊沮公與之言,末將到也贊同,其人之才,卻是冠絕河北,只是這荀友若,末將於河北之時,卻極少見其為大將軍獻計獻策,對其之才,雖有耳聞,卻從未見其顯露過。”
其實剛剛高覽誇讚荀諶,不過是因為其才名顯著,但對於荀諶在袁紹處的表現,還是讓高覽對其輕看了一眼。
而許濟見此,則是搖頭失笑,然後對著高覽輕聲笑道:“那荀諶不顯其才,乃是因為他已看穿了袁紹本性,懂得明哲保身;
而這種人也是最可怕,當別人不曾防備,他才會真正露出獠牙,在濟眼中,荀諶才是那個智冠河北之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