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系小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三章許昌風雲 中,我是三國一謀主,歷史系小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時皇宮大殿之內,得知許濟已經離開,眾人皆是鬆了一口氣。

這時那宦官又急匆匆回來,見到天子,連忙跪地稟道:“陛下,剛剛司空府來令,命侍中許濟領兵前往鄄城,抵抗袁紹。”

“知曉了,且先下去吧。”待得宦官離去,劉協又望向董承等人。

這時董承長聲一嘆:“許濟若是領兵出許昌,承料不日便能擊退袁紹,待日後曹操回返,知曉我等背後謀劃之事,恐不會放過我等。”

眾人臉上皆露沉重之色,這時侍中種輯臉色一狠,向著天子拱手道:“陛下,正如國丈所言,我等如今再不行動,只能坐以待斃,輯之意,是暗中聯絡袁紹,讓其引一軍來攻許昌,到時裡應外合,斷曹操退路。”

“不可,若是如此,朕不過是出了狼窩又入虎口罷了。”劉協開口否定了種輯之議,自從經歷了董卓、李傕、郭汜、曹操等人執掌朝權後,劉協便已明白,天下諸侯皆拿自己當做傀儡,自己不過是他們招攬天下人心的道具罷了。

“不錯,陛下絕不能再落入諸侯之手,那袁紹昔日曾於冀州立劉虞為帝,雖劉虞未允,此事未成,但亦能看出,袁紹對陛下毫無敬畏之心。”這時董承從旁贊同劉協之意。

這時宦官再次來稟,言宗正劉艾求見。

與對許濟態度不同,劉協見是劉艾,趕緊命人將其請了進來。

待劉艾入了殿內,劉協將諸事全部告知,劉艾聽完之後,便也贊同劉協之意,口中言道:“陛下之言有理,那袁紹其人,狼子野心,若是陛下落入他手,只怕還不如在這許昌蟄伏,等待時機。”

“皇叔,那我等如今如何是好?”劉協眼帶希翼的望著劉艾,做為於許昌唯一於天子相近的皇族,劉艾在劉協眼中,是唯一可以信的過的人,連那董承、種輯也無法比。

劉艾捋了捋鬍鬚,沉思片刻後,才言道:“陛下萬不能再落諸侯之手,如今我等只有兩條路可選。”

種輯趕緊問道:“還請皇叔明言。”

“第一便是趁曹操與袁紹相鬥之機,趁此離開許昌;第二待許濟領兵去鄄城後,我等糾結私兵,將許昌奪下,以作陛下立基之本。”

聽著劉艾說完,眾人皆是低頭思索,過了片刻,劉協才疑惑開口:“皇叔,這二策我等該如何去做?”

“陛下,”劉艾朝著劉協拱手:“陛下,若是出得許昌,此事較易,待許濟去鄄城後,便可從外尋一與陛下相似之人,喬裝假扮,到時陛下可穿著宦官之服,避開這宮廷守衛,尋機出城。”

“那朕該去往何處?”如今天下諸州皆有諸侯掌握,劉協也不知何處能成自己立基之地。

“南下,”劉艾沉思過後,便斬釘截鐵說道:“荊州劉表、安豐劉備,此二人俱是我漢室宗親,陛下若是去往這兩處,必不會像如今在這許昌這般。”

雖然此法可行,但劉協知曉,自己到這二人處,雖能受禮遇,但劉備勢小,尚在袁術麾下。

而劉表的荊州,更是由世家大族所控,只怕到了這兩處,自己亦不能掌握朝權。

“此法亦是不妥,”劉協深深一嘆,接著又道:“皇叔,這第二策,昔日我等就曾想過,只要曹操、許濟二人兵敗,到時就奪許昌為基,只是如今荊州劉表已敗,那袁紹想來不日便退,待得曹操回返,我等已無機會。”

“不,陛下,我等有奪下許昌的機會。”

聽著劉艾此言,殿內眾人皆是望向劉艾,只見劉艾繼續說道:“待許濟走後,這許昌只剩荀彧,而荀彧我亦知曉,此人對陛下仍有忠誠之心,到時陛下若有所令,他必然應允;

陛下可以先手書一封給袁紹,讓其分兵來襲許昌,我等可暗中再告知荀彧,命他領許昌兵馬前去阻擋,到時許昌兵少,我等再聯絡朝內忠心陛下之臣,聚集家兵奴僕,趁此奪下許昌;

到時陛下可以於許昌之地,勵精圖治,光復漢室有望。”

“皇叔,若是朕真的奪下許昌,那曹操、袁紹再來攻伐,又如何是好?”劉協心中還有擔憂,這二人麾下兵馬數十萬,到時已這諸臣家中的私兵,恐守不住許昌。

“陛下,莫要擔憂,皇叔此計可行,只要陛下奪下許昌,那袁紹、曹操絕不敢攻城。”這時董承上前拱手笑道。

“國丈,這是為何?”劉協畢竟還年幼,諸多之事皆是不懂,此時聞董承之言,臉上滿是疑惑。

“因為陛下是天子,是大漢的象徵,那袁紹、曹操即使兵馬再多,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攻伐陛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