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恩怨江湖,圈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老大是‘老幫四衛’,幫中規矩盡知,要請多多慈悲。”這一套話,軟中帶硬,似嘲若諷,是經過不知多少年,逐漸形成的正規化。共分三層意思,第一段是指責對方不念自己人,有意刁難,破壞團結。第二段的著眼在“準充不準賴”;意思是就算冒充,亦不為罪過,何必盤問得太頂真?第三段是解釋為何“提起道情,兄弟欠學”;幫中的歷史叫做“道情”,因為“欠學”,所以“一概不知”。然則又何以“欠學”?這就因為是“旱碼頭孝祖”的緣故。

“旱碼頭孝祖”是幫中很有名的一個典故,亦是開法領眾的一種特例。所謂“旱碼頭”,最初是指山東臺兒莊;運河在山東境內,本無南北之分,直到咸豐五年,黃河在銅瓦廂決口,神龍掉尾般,由南往北,在東阿、壽張之間,橫穿運河,由大清河故道入海,這才將山東的運河,斷成兩截,黃河以北的稱為“北運”;黃河以南就是“南運”。

在咸豐五年以前,山東臨清以南的運河,大都以汶水為源;其中臺兒莊到韓莊這一段,河闊水淺,上行的船,滿裝漕糧,又是過載,吃水更深。這段水路一共八十三里,卻置有八座水閘,但不管怎麼樣盈虛調劑,總歸走不快,必得借重拉縴。

船上原有縴夫,只是其他地方可以應付,到這段路上就不夠了,需要臨時僱工。漕船上的入息厚,出手大方,只求不誤限期,多花幾文不在乎;因而為漕船背纖,是樁好生意。久而成例,一到漕船進山東境界,附近幾州縣的鄉下人,都趕到臺兒莊來做纖工。但是,漕船上所要的人,究竟有限,為了爭生意,打得頭破血流是常事。

這樣常鬧糾紛,漕船上亦很頭痛;同時彼此爭奪,用這個得罪那個,用那個得罪這個,取捨之間,亦很為難。於是幫中訂定辦法,准許這班人投師入幫,這一來,一方面用纖工自己人優先,取捨不致漫無標準;另一方面可以用幫規約束,不準滋事。這就是“旱碼頭孝祖”的由來。

但是,在那些纖工,投師人幫,原是為了生意;在漕船,開法領眾,無非權宜之計。因而“旱碼頭孝祖”,一切因陋就簡,既沒有開大香堂那些隆重的儀式,自然談不到傳啥“三幫九代”。所謂“投師的時候來得慌,去得忙”,無非為了生意投師;投完師趕緊要去上生意,“香爐未冷,燭臺未乾,家師少慈悲,傳道師少教誨,幫中之事一概不知”,確是實情。

不過,盤問時這樣說法,無非作個不願回答的託詞,語似謙卑,實有厭惡渺視之意。因此,非到萬不得已,不肯出口;而盤問的人,聽到這話,不管如何不滿,亦應適可而止。不然就要破臉了。

當時那知客師倒又愣住了,看劉不才的態度言語,真所謂“洋不洋、相不相”,看不透是啥路道?遇到這樣的情形,只有一個辦法,去請教主香。

孫祥太得知其事,如俗語所說,好比吃了螢火蟲,“肚子裡雪亮”;必是劉不才冒充不過去了,硬作挺撞。當時倒對那知客師好生歉然,打個招呼:“都看我面上,不必計較”。然後親自出來應付這位“趕香堂”的“怪客”。

孫祥太的處境甚難,照規矩說,像劉不才這種情形,就是來路不明,應該摒拒不納;否則就得遮人耳目,再作一番盤問,卻又怕劉不才應對乖謬,變成“越描越黑”。想來想去,只有先馬虎了事,寧願事後受人責備,亦比此刻搞得破綻百出,進退兩難為妙。

好在他是主香的身份,在香堂中原可便宜行事,當時只打個照面,使個眼色,將小張和劉不才引人右面廂房,悄悄說一句:“請坐!”

小張知道這是“挾帶私貨”的手法。此時無須寒暄客套,只點點頭表示一切心照,自會謹慎小心;然後低聲答說:“你請便。”

“你們坐一會。我找個人來陪你們。”

等孫樣太一走,小張拉拉劉不才的衣服,並排坐了下來;心中都有些七上八下,因為廂房中的人甚多。如果有人上來攀談,又會露馬腳。幸好,很快地來了個熟人;就是孫祥太特意找來陪客的趙正濤。

“你今天也來了?”

小張這句話就說得不合適,倒像他不該來似的。趙正濤只得含漢糊糊應一聲,招招手說:“請到裡面坐。”

一出廂房,引入別院;空宕宕一間破敗的屋子,裡面有一張方桌,四條長凳,桌上倒有茶和點心。等趙正濤站住腳,小張四面看清,別無外人,才替劉不才引見。

“自己人不好瞎說。我們兩個本來是不該到這裡來的;只為我這位劉三哥要來開開眼界。一切不懂,請多多包涵。”

“師父跟我說過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族戀人

溫暖寒冬

東風導彈車都開,你管這叫代駕?

誰煮魚

命運與金盃

換裁判

顧總請放手,妹妹我就是個妖孽

四月烽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