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9章 清明節的一碗清水飯,我的酒谷莊園,國爵,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靡不振,像丟了魂一樣。
村支書李大栓和陳平的大哥二哥商量了一下,就一起去了陳平出事的煤礦,三天過後才領回了陳平的骨灰。
按照河谷村的風俗習慣,在外面逝去的人是不能直接進祠堂的。
因為河谷村祖祖輩輩就一個大祠堂,這裡的人雖然分成了好幾個姓氏,但是都是共用一個祠堂,只是祠堂裡面的各姓氏牌位,是分開的。
當然,老道長雲壤和雲逸以及幾家其他姓氏都是新華夏成立後才遷移到河谷村的,這幾姓也是入鄉隨俗,而且當時河谷村的所有村民,也都同意他們把姓氏牌位放到大祠堂裡。
隨著這幾十年來的相互護持,相親相愛,到現在相互融合也就不再分彼此了。
而在外面死後,想要把牌位放回祠堂的,就必須要全村每家每戶都同意,而且都站出一個人來,抬著逝者的棺槨,繞村一週後才能請入祠堂。
要是有一家或一戶不願意出人,逝者的牌位是進不了祠堂的。
現在陳平的骨灰只能放在村口臨時搭建的靈堂裡,等待做完法事,再把骨灰盒放入棺槨中由全村人最後送一程才完整。
第二天,家家戶戶的人都到齊了,聚集在村口。
看到抱著兒子陳星,一臉憔悴且一下子老了十來歲的苗翠翠,來到村口接陳平的骨灰。
在場的婦女,都忍不住哭出了聲來,男人們眼眶裡也含著淚。
像陳平那樣損命在外面的人,村裡還有幾個,因此一到每年的清明節,河谷村都能聽見淒涼的哭泣聲,而祠堂裡嫋嫋青煙也會把思念帶給村裡的每一個人;而這一天全村人都會放下手裡的事情,點起香蠟錢紙,給已經離去的人做一頓清水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