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中日大決戰[孫挺信],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狀況,是沒有希望的。但是,具有偉大政治遠見的毛澤東卻獨具慧眼,認為”大難有轉旋之望”。只要國民黨蔣介石堅持團結抗戰路線,與各黨各派平等治國,則中國的獨立自由就可以實現。並堅信中國會“雄立於東亞”。
1938年3月29日。
國民黨在武昌珞加山武漢大學內舉行了該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適應國內政治形勢,制走了抗戰路線。最重要的是決定組織民意機關,制定《國民參政會組織法》,實行國民參政大會制。
國民參政會的人選由各黨派、文化團體、經濟團體和生產者幾方面產生。該會的性質為諮詢機關,規定凡國家大政方針,都須由參政會討論透過。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都入選為參政委員。
7月1日。
第一次國民參政會在武漢召開。毛澤東未到會,但給大會發來電報,明確呈述了他的參政觀點和意見:
寇深禍亟,神洲有陸沉之憂;民眾發舒,大難有轉旋之望。轉旋之術多端,竊謂以三言最切:一曰、堅持抗戰;二曰、堅持統一戰線;三曰、堅持持久戰。誠能循是猛進,勿餒勿輟,則勝利屬我,決然無疑……
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老子黨”的作風,尊稱共產黨人為有志之士,並發表對共產黨人的宣言書。“馨香禱祝”國共兩大黨和各黨各派團結禦侮,共赴國難。
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以後,對其軍事機關,也作了一定改造,成立軍委會政治部。以陳誠任部長,周恩來任副部長,郭床若任第三廳廳長。三廳主管政治宣傳,三廳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年輕的共產黨員。陳誠等人對三廳的工作也是放手讓幹並給予支援的,如三廳的活動經費問題,陳誠一開口就答應給郭沫若一個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