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部分,中日大決戰[孫挺信],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名,出兵東北。那時,日本將被摧毀,中國亦將受蘇侵略。因此。中、日兩國面臨共同威脅。當務之急,只有中、日雙方儘快罷戰言和,締結和平,以消除蘇俄出兵的口實。

同時面呈蔣介石議和的條件,大約是:

第一,歸還東北;

第二,日本從中國全面撤兵;

第三,重慶政府暫在南京設定看守府,三個月內還都南京;

第四,南京看守府由重慶派員組織;

第五,南京汪偽政府必須取消,汪偽政府的頭面人物由日本政府收容;

第六,日本在與中國媾和的同時,與美、英媾和,共同防拒蘇聯侵略。

繆斌正與日方有關人員進行磋商,又收到蔣介石電令:前述六條絕對不容變更。

小磯首相對和平條件非常熱心,力主按此條件締結日、中和約。

4月2日。

小磯首相對如何具體實施和平工作,向天皇彙報,提出:日本方面切莫錯過這一良機,爭取與中國議和,體面退兵,結束戰爭。

可是,天皇對此卻不感興趣,召集陸、海、外三相,聽取意見。結果,三相均表示反對議和,主張堅決戰鬥到底。

4月3日。

天皇召見小磯首相,”以三相反對為由,令其停止對和平途徑的探索,讓繆斌立即回國。

4月5日

由於小磯首相的和平工作遭到天皇和軍方反對而失敗,再加上戰局惡化,為此宣佈內閣總辭職。

日本又一次惜過了拯救自己的良機。

3

日本方面敢於在絕境中拒絕蔣介石的媾和建議,是基於蘇俄在二次大戰中與日本的一貫“友好”態度,估計蘇聯無論如何不會在1945年秋季前參戰打日本,多數人則根本否定蘇聯會對日本用兵。因此,用於防禦蘇軍的關東軍,也一再抽調兵力到長江方面作戰。

在日本和蘇聯關係一度緊張時,關東軍確有六、七十萬兵力。但是從1944年初日軍決定進行打通大陸走廊作戰時開始,就大量向南呼叫該軍。在1至3月間,關東軍一部分調往華中,使總兵力由一百六十五個步兵大隊減少到九十六個大隊,炮兵由七十三個大隊減少到五十一個大隊。兵員總數則由六十五萬人減至五十萬人。當豫中會戰打響後,再次從關東軍抽兵南下,至4月中旬,關東軍總人數僅為四十萬人。

至1944年底,日軍打通大陸走廊作戰結束時,關東軍比1943年減少了一半,僅二、三十萬兵力。調出的主要兵團達十二個師團和一個坦克師團,以及大部分航空兵。1945年初,日軍大本營制定了《駐滿兵備大綱》,決定讓關東軍在外觀上保持強大軍備威容”,“以外貌強大的軍備威脅蘇聯。”

根據這個“外強中乾”的決策,1945年1至3月,關東軍再次被調出八個師團(其中一個坦克師團)和第6軍司令部(調往華中)。

3月底時,關東軍的外貌是:二個方面軍,三個軍。關東軍的實際兵力是:

第1方面軍:

直轄:第122師團;

第3軍:第112、第124、第127、第128四個師團;

第5軍:第126師團。

第3方面軍:

直轄:第119師團;

第4軍:第123、第125師團。

被一直宣稱為百萬精銳的關東軍,在蘇軍參戰前夕,僅為那點可憐的人馬。而且,據日軍陸軍部記載,關東軍的師團基本上是1944年底至1945年初臨時徵招補充的,名為師團,“實際上與精銳師團相比,戰力僅為其30%。”

在這同期,駐於長江下游地區的派遣軍第13軍一個軍、就有第60、第61、第65、第70、第69,第118、第63、第117、第59、第110、第39、第133十二個師團,再加一個坦克師團和三個獨立混成旅團,而且這些師團幾乎全是日軍精銳。

1944年7月底,中、美空軍第一次從成都基地出擊“滿洲國”的大連、鞍山、奉天等重要城市;8月初,又接連以B29飛機轟炸鞍山、大連、本溪和朝鮮半島。中、美空軍已經有能力大規模反擊到關東軍腹地。

1944年底,日軍大本營的戰略意圖是:派遣軍以主力置於東南沿海,阻擊美、英軍登陸。

岡村寧茨不以為然,認為派遣軍既然有如此強大的兵力,就應該繼續西攻,等打敗了蔣介石,再回過頭來對付美、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