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5. 新春走親遭遇的尷尬,秋之戀,三家分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之戀》最快更新 [aishu55.cc]

轉眼間賈茂和大秋結婚已經多半年,迎來了他們婚後的第一個春節。除夕那天是在岳父家過的,老奶奶,岳父岳母,加上妹妹小夏,一家六口吃了一頓豐盛的團圓飯。 晚間自然就住在岳父家裡。第二天是大年初一,吃完餃子,吳國良經理把賈茂和大秋叫道跟前,說道:

“今天你們倆到我幾個朋友家走一走,主要是你鍾大爺和錢叔,拜個年。讓小賈也認識認識,將來會有用到他們的時候的。”

岳母範傑也說:“這都是你爸最好的朋友,以前你爸對他們有恩的。也別忘了代我去看看我們汪局長,就說我身體不好,去不了,讓你們代我去拜個年。”

賈茂問道:“去拜訪人家,不用帶點什麼禮品?”

吳國良道:“也不用帶什麼禮品,人家不稀罕咱們那點東西,禮節到了就行。”

於是賈茂在大秋的率領下踏上了新婚後春節的新人走親之路。八十年代初期,當時手機還沒有走入人們生活,簡訊拜年更是多年以後的事,春節期間,人們還固守著走家串戶拜年的習俗。尤其是新婚後的的第一個春節,新人更是要帶著禮品到親戚朋友家拜年,即所謂“走親”。

北方春節最熱鬧的不是三十,而是初一。三十那天家家戶戶忙著準備年飯,全家團聚,大街上幾乎空寂無人。一到初一早晨,彷彿全城人都擁到了大街上,街上全是走親訪友的紅男綠女。街路兩旁的住房、門市貼著醒目的紅色對聯,掛著耀眼的紅色燈籠。店鋪門前擺滿了小山一樣的禮品盒,五顏六色,琳琅滿目,洋溢著節日的喜慶氣氛。街上車不是很多,連騎腳踏車的也不多見,最多是徒步的行人。人們的衣服都煥然一新,尤其是年輕的姑娘媳婦,打扮得花枝招展,拎著大包小果,三三兩兩,急匆匆地奔走在大街小巷。滿耳是熟人見面“新年好”的問候聲。偶爾響起一陣爆竹聲,似在“新年好”的問候聲浪中加進了打擊樂。

賈茂走親的第一站是鍾大爺家。鍾大爺叫鍾偉,是主管常務的副市長,在M市是僅次於書記、市長的第三把手。拐了幾條街,走了幾條巷賈茂並不記得,雖然來到M市已經多半年,但對這裡的街路還是不十分熟悉,只是盲目地跟著大秋走。總之是來到一座小二樓前,樓前的空地和遠處的街道上停滿了各式小車,不斷有人上車、有人下車,不斷有車開來、有車開走。人們從樓門洞進進出出,小二樓彷彿是個鬧市。

大秋把賈茂領到二樓一個單元房前,不用敲門,因為門始終是開著的,不斷有人進出。進屋也不用脫鞋,因為屋地上鋪著塑膠布,塑膠布上站滿了來拜年的人們。看不出屋子有多大,對著門一圈全是沙發,賈茂從人縫中窺見正面沙發上坐著箇中年男子,頭髮花白,寬額方臉,有幾分威嚴,大概就是鍾大爺鍾市長了。兩邊的沙發沒有人坐,人們都隨意地站著交談。一個微胖的中年女人拿著兩盒中華煙,不斷地給剛進來的客人遞煙。客人多數都輕輕擺擺手,說聲“謝謝”。也有個別煙癮比較大的,或者平生沒抽過中華煙的,彎腰禮貌地接過來,並不抽,而是輕輕放進了衣兜,或者是用手指一直捏著。

大秋輕輕叫了聲:“鍾大娘!”賈茂知道這就是副市長夫人了。

鍾大娘仔細看了一眼大秋,認出了誰之後,點了一下頭,停止了遞煙。把賈茂和大秋領到一個小屋裡,說了聲:“你們坐。”就轉身出去了。

說是小屋,比賈茂家的大屋還大,屋裡只有一張床,床上盤腿坐著一個胖胖的老太太,大約有70幾歲,頭髮全白,臉上皺紋不多,但眼角下垂,眼睛似有點毛病,像是睜不開的樣子。是鍾大爺的老母親還是鍾大娘的老母親,賈茂一時不得而知。

大秋和賈茂在床邊兩個塑膠矮凳上坐下來,大秋大聲問候道:

“鍾奶奶新年好!”

老太太眯起眼睛細細打量了大秋和賈茂一番,問道:

“你們是誰家的孩子?”

大秋答道:“是吳國良家的。”

老太太似沒有聽清楚:“你孃家的?你孃家是誰?”

大秋認認真真地大聲告訴她:“我孃家父親是吳國良,母親叫範傑。我是他家的大女兒大秋。”

老太太終於想起來了:“啊,你是範會計的孩子,今年多大了?結婚了嗎?”

大秋明明領著一個男人來,還問結婚了沒有,老太太不只耳聾,還有點糊塗。老太太把身邊裝滿了瓜子和花生的小盆推到大秋面前,說道:“嗑幾個,磕幾個。”自己隨手抓幾個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