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塵歸塵 土歸土,秋之戀,三家分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秋之戀》最快更新 [aishu55.cc]

賈茂的不詳預感很快就成為殘酷的現實。

三天後,當地報紙登出了一則訊息,在松林溝後山松樹林中發現一男一女兩具屍體。男屍位於一墳丘旁的空地上,約60多歲,稍胖,赤身。女屍距離男屍約100米處,約40多歲,衣著完整,身邊有枯萎了的野花。經法醫鑑定,男女血液中都有超量的酒精和安眠藥,男子頭部有擊傷,初步驗證是在睡眠中被重物打擊頭部而亡。女子身體沒有明顯傷痕,為服用過量安眠藥而亡。現場沒有搏鬥的痕跡。該現場是當地一鎮民上山割餵羊草發現的。

接著就傳來確切的訊息,男子叫席廣慶,62歲,公安局退休幹部,退休前曾任路北分局某科科長。路北公安分局已經宣告除名。女子叫趙瑩,43歲,橋北區安民路街道辦事處在職幹部。

接著賈茂接到安民街道辦事處電話,說趙瑩有留給他的遺物,讓他去認領。他趕到辦事處,一個女辦事員交給他一個上了鎖的木盒,上面貼著一張紙條,寫著:請交給教師進修學院賈茂老師,下面是他的電話號碼。賈茂接過木盒,像捧著一團火,手都在顫抖,回到單位辦公室,心裡一直平靜不下來,始終不敢把木盒開啟。下班後帶回家,晚間等到大秋睡下的時候,他找了一把鉗子,擰開了小鎖頭,開啟木盒。裡面裝著三件東西,最上面是他的那本《聖經》,書下面是一個硬皮筆記本,最下面是一封信,牛皮紙信封,沒有收信人也沒有地址。

賈茂先把《聖經》放到書櫃裡,然後開啟筆記本。紙頁已經有點發黃了,看來是儲存了多年。原來是趙瑩下鄉期間寫的日記——

x年x月x日

列車是下午從M車站開出的。列車上歌聲,笑聲,是何等的鼓舞人心啊!這和那種纏綿的傷感毫無共同之處,這才是我們的出征圖啊。

可我卻高興不起來,我才17歲,就要離開家,離開媽媽了。媽媽身體不好,不知還能不能見到媽媽。哥哥告訴我,去吧,農場比農村條件要好一些,說我們這一批知情還算幸運的。但再幸運也是農村啊。

一想,毛主席他老人家讓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是讓我們經受鍛鍊,經受考驗,心裡也就安定了,也高興地唱了一首革命歌曲。

x年x月x日

上午9點火車到了米山車站,一輛大卡車把我們接到農場的團部。團部的大樓上貼著大標語:“歡迎您,M市新戰友!”四五十個早來的知情夾道歡迎,人人手拿毛主席語錄,高呼“向新戰友致敬!”我們也高呼,“向老農工學習”、“向貧下中農致敬!”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氣氛十分熱烈。

在團部食堂吃了一頓午飯,各連隊來大卡車把我們接到了各連。

x年x月x日

我被分到了第三連。和我一起分到三連的一共8個人,5男3女。女的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小王,長得胖乎乎的,我們都叫她小胖。小秦,長得又高又膀,比我大兩歲,我們都叫他大秦。

連隊沒有樓房,都是磚瓦平房,也是一家一個小院,和農村差不多。有專為知青準備的房子,前後兩趟,前一趟住的是比我們早來一年的杭州知青,我們住在後趟房。男女各一個屋,睡的是火炕。可能為了迎接我們吧,炕燒得怪熱呼的,被褥也都是新的。

當天晚間,連領導來看望我們。連長姓席,叫席廣慶,40歲左右,挺高挺壯的,一臉嚴肅的樣子。不知怎麼,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西門慶,挺怕他的。他一進屋就說:“你們到我們連隊,很好啊,要記住毛主席教導,好好鍛鍊!”指導員是個50來歲的小老頭,挺和藹可親的,他讓我們有什麼困難就找他,不要想家。

能不想家嗎?都是十幾歲的孩子。連領導剛走,小胖就哭了起來。大秦那麼大個子,哭得像個孩子。我和他們也一起哭。對面出來一個大男生,說:“哭什麼?我門是兵團戰士了,哪有戰士還哭的?”可不久,對面男生屋裡也傳來了哭聲。

x年x月x日

連續三天,指導員領著我們學習,討論,表態。學習毛主席語錄,還有兵團的規章制度什麼的。討論,我不會說不會道的,初中沒念完就來運動了,文化也不高,就是人家說啥就跟著說啥。表態一定好好幹,好好鍛鍊自己。

那天不讓我們哭的那個男生叫吳小剛,比月亮裡給嫦娥作伴的吳剛多了一個字。他是市一中的高中畢業生,好像是什麼團的一個小頭頭,長得還挺帥的。討論就他發言最積極,一口一個毛主席教導我們說。真佩服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