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部分,盧俊義(揚州評話),丁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哪一個來注意他這一副臉呢?他隨便在哪塊歇歇。
現在我來交代童氏弟兄跟燕青。按照軍師的吩咐,他們也在。正月十四這一天準時進的城。進城之後,就到碼頭口來找船了。要找的船不能大,也不能太小,要中字號的。他們望了好幾條船,不是太大,就是過小,再不然就是太破舊。好不容易才找到一條中字號的,船上只有老夫妻兩個。童氏弟兄到了船上,就跟船家說了:“我們老大人看過燈之後回去,不想坐轎子,也不想騎馬;坐轎子嫌悶人,騎馬嫌顛人;他想坐船。”船家問:“哪一位老大人?”“山東泰安州吳君謀吳老翰林。”“噢!”船家一聽:乖乖!吳老大人居然要坐我這一條船,好極了!“二位爺,承蒙你們照顧小人,我明天就在這個碼頭口等候了。”“好的。明天老大人上了船之後,老大人歡喜看看野景,或許停在此地看個一天半天,反正有一天算一天,每天船錢二兩。另外,三餐茶飯都由你們船上代辦,你們要準備一些吃的東西,船錢加伙食,再給你一些押金,先預付二百兩給你。如果不夠,隨後再算。”因為童大爺把他船上所有的傢俬都估過了,沒得什麼值錢的東西,連這條船在內,二百兩足夠了。“夠了夠了,只多不少。”老夫妻兩個把銀子接過來,心裡有話:恐怕我船上並並扎扎連百把兩銀子都不值,他一下子給二百兩!到底是老大人啊,手底下人的出手大啊!老夫妻兩個把銀包子開啟來望望,眼睛都笑細了,今兒真是遇到財神菩薩了!把船定下來之後,童氏弟兄就到岸上去走走,但是燕青不能上岸,因為四城門都掛著他的影象。燕青就蹲在船上,靜候明天正月十五,迎接他家尊翁。
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大約在辰牌時分,在城外大路上頭,來了一個人,哪一個?梁山上孩子總頭目倪升。倪升是裝扮的一個探子,騎在馬上,一隻手抓著馬韁,一個手抓住紅毛籐鞭杆。馬頸項下掛了兩串鈴鐺。掛兩串鈴鐺子,就是表示他有緊急的公事。咯鈴咯鈴咯鈴咯鈴……這一匹坐馬離東門還有半里路的光景,倪升把襠勁一鬆,緩轡前進,生怕撞到人。離營房多遠的他就喊了:呔——!東門營房裡的門軍出來啊——!”就這一聲喊,門軍都跑來了:“哎——!你是哪塊來的?”“我告訴你,我是轅門上派我出去探聽訊息的。現在梁山的隊伍又來了,有兩萬人馬,離我們大名還有百十里了。你們趕快到轅門報信給大人,派兵出城去阻擋梁山的大王啊——!”馬頭一撥,咯鈴咯鈴咯鈴咯鈴……走了。過了一刻兒工夫,他倒又來喊了,說是梁山的隊伍離城還有八十里了。用不著他多喊,門軍驚起來了。“咦,乖乖!來啊,小夥哎!”“老爹!”“聽見啊,梁山的大王來了!”“我曉得哎,老爹哎,沒得這麼安穩法子,燈節之期,梁山的大王老爺不來趁火打劫嗎?趕快去報信!有個門軍跑到梁中書的轅門,把這一番話告訴門口當差的,門口當差的告訴外中軍,外中軍告訴內中軍,內中軍一腳就奔書房來報梁中書。
梁中書正坐在書房裡辦理公事。過去是正月十五開印,梁大人今天是第一天辦理公事。忽然聽見內中軍進來稟報,說現在梁山來了兩萬大軍,離我們城前還有百十里了。“啊?”梁中書一聽,暗暗地跺了一腳:哎!我就不懂啊,梁山上說起來有一位狗頭軍師吳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兵書戰策,無所不通。在我看啊,你這個吳用一點見識都沒得!你前兩次發兵到我們大名城,我是不得而已才派人到飛虎谷口去阻擋的,如不阻擋,我就要擔瀆職之罪。眼前,按理說,有兩個要犯在牢裡頭,城裡是不能玩燈的。我為什麼準玩燈呢?就是讓你們借看燈之名,混到城裡頭來翻監劫獄,把盧、石兩個禍球兒帶了走。你們把這兩個人帶走了,然後我就派支隊伍在後頭追,哪塊是真追嗎?表面上是追,骨裡是送客。現在你這個吳用又派大隊人馬來了。你既派大隊人馬來,我就不能不派人去阻擋,如不派人去阻擋,朝廷查問下來,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沒得辦法啊,只有如此。梁中書隨即吩咐聞達、李成二位將軍:“你們速帶五千人,到飛虎谷口駐紮,阻擋梁山的大王!”聞達、李成領了令,到教場調了五千人,出了大名城,直奔飛虎谷口,安營紮寨。
到了正月十五的下午,乖乖!大名城裡熱鬧了,全城就象燈山燈海。四條大街上有錢的店家,都拉起了五顏六色的綵棚。棚子裡頭釘釘掛掛,佈滿了燈景。每年燈節,大名城都是如此,說是燈映豐年,玩了燈之後,年成就好了,所以大家都願意出錢玩燈。因為大名城的燈遠近聞名,很多外地人都慕名而來,有親的投親,有友的投友,大名城裡的四條大街上都人頭濟濟,車馬紛紛。當然其中也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