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在民國,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名:在民國

作者:孫鬱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

孫鬱,本名孫毅,做過知青、文化館館員、記者等,曾任北京魯迅博物館館長,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20世紀70年代開始文學創作,80年代起轉入文學批評和研究,長期從事魯迅和現當代文學研究。主要著作有《魯迅與周作人》、《魯迅與胡適》、《魯迅與陳獨秀》、《周作人和他的苦雨齋》、《魯迅憂思錄》、《文人的左與右》等。

2014年4月,孫鬱榮獲第12屆華語傳媒大獎“年度文學評論家”獎。

內容簡介:

作者描述了民國時期文化名人的故事,一批文人與狂士身處非常的時代,始終有一種獨特的精神。作品透過章太炎、陳獨秀、胡適、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張愛玲等人物在民國時期的所作所為,重現了那個時代的文化風貌,為我們重新認識和評價複雜而多彩的民國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

書摘正文

故都寒士

張中行辭世時97歲,算是高齡者。他晚年講起過去的生活,難忘的竟是鄉下的土炕和烤白薯。中國的鄉村社會可留念的東西不多,對他而言,僅是某種生活方式而已。但那種生活方式給他帶來的淳樸和智慧,又是書齋裡的文人所沒有的。土的和洋的,在他那裡交織得很好。算起來,他是晚清的人,早期生活還在舊王朝的影子裡。對於鄉下人來說,時光和時代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第2節,

9米9花9書9庫9 __

《流年碎影》講起他的出身背景,有這樣一段話:

我是清朝光緒三十四年戊申十二月十六日丑時(午夜後一時至三時)生人,摺合公曆就移後一年,成為1909年1月7日。其時光緒皇帝和那位狠毒糊塗的那拉氏老太太都已經見了上帝(他們都是戊申十月死的),所以墜地之後,名義是光緒皇帝載湉的子民,實際是宣統皇帝溥儀(戊申十一月即位)的子民。

由於他出生在鄉下,早期記憶就多了一種鄉土的氣息。他一生沒有擺脫這些鄉土裡質樸的東西。關於家鄉的環境,他有很好的記錄。在描繪那些歲時、人文的時候,他的心是很平靜的,既非歌詠也非厭棄,而是透著哲人的冷峻。比如鄉野間的人神雜居,關帝廟和土地廟的存在,都是鄉土社會恆常的東西。舊時代的鄉下,孩子記憶裡的美麗都是那些東西,張先生涉獵這些時也沒有特別的貢獻在那裡。只是他描述過往的生活時,那種態度是平和的。在回憶錄裡,像“五四”那代人一樣,照例少不了對歲時、節氣、民風的關照。他對婚喪、戲劇、節日、信仰的勾畫,差不多是舊小說常見的。比如對楊柳青繪畫的感受,完全是天然的,靠著直覺判斷問題,與魯迅當年的體味很是接近:

臘月十五小學放假之後,年前的準備只是集日到鎮上買年畫和鞭炮。逢五逢十是集日,年畫市在鎮中心路南關帝廟(通稱老爺廟)的兩層殿裡,賣鞭炮的集中在鎮東南角的牲口市。臘月三十俗稱窮漢子市,只是近午之前的匆匆一會兒,所以趕集買物,主要在二十和二十五兩個上午。家裡給錢不多,要算計,買如意的,量不大而全面。年畫都是楊柳青產的,大多是連生貴子、喜慶有餘之類,我不喜歡。我喜歡看風景畫和故事畫,因為可以引起並容納遐思。這類畫張幅較大,還有四條一組,價錢比較高,所以每年至多買一兩件。

回憶舊時的生活,他絲毫沒有誇大幼時記憶的地方。寫童心時亦多奇異的幻想。在他的筆下,幾乎沒有八股和正宗的文化的遺痕,教化的語調是看不到的。我注意到他對神秘事物的瞭望,有許多含趣的地方。比如對鬼狐世界的遐想,對動物和花鳥世界的凝視,都帶著詩意的成分。他那麼喜歡《聊齋志異》,談狐說鬼之間,才有大的快慰的。那神態呈現出自由的性靈,也是鄉土社會與潦倒文人的筆墨間碰撞出的智慧的召喚。講到農村的節令、族屬、鄉里,冷冷的筆法也含有脈脈的情愫。他不太耽於花鳥草蟲的描寫。雖然喜歡,卻更願意瞭望沉重的世界,那裡才有本真吧。談到鄉下人的生活,主要強調了其中的苦難。中國的農民實在艱難,幾乎沒有多少平靜的日子。天災,人禍,連年的飢餓等等,都在他筆下閃動著。當他細緻地再現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時,我們幾乎都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令人窒息的氣息。《流年碎影》裡的生活,苦多於樂,災盛於福,是慘烈的。那些被詩人和畫家們美化了的村寨,在他的視野裡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奪命十三針

閒來一看

月桃花開時

莫再講

北大之父蔡元培

散發弄舟

江湖鑑寶指南

採花樓掌櫃

無憂的雙面人生

公子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