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伊麗莎白,曾氏六合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位出落得明眸皓齒、如花似玉的公主,舉止得體,穿著高雅,談吐之中不乏上流社會的貴族之氣。她漸漸長大了!
或許是看書的時間長了,或許是午後的那種懶洋洋的感覺,伊麗莎白合上了書本,書的封面上清清楚楚地寫著《埃斯庫羅斯文集》。古希臘的文化,諸如昔羅多德的《歷史》,色諾芬的《長征記》、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以及文學和宗教等等內容,伊麗莎白都為之陶醉和嚮往。古希臘的文明深深影響著她,尤其是古希臘悲劇。
我們知道,世界舉世聞名的四位悲劇藝術大師中,有三位是希臘人: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而第四位,則是本書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時代的鼎鼎有名的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
由於伊麗莎白對悲劇的熱愛,又由於她執政以後英國形成的良好的文化氛圍,這才誕生了令英國人最為自豪和驕傲的一代詩人莎士比亞!可以這樣說,伊麗莎白和莎士比亞,同是16世紀英國的驕傲!
偉大的悲劇,宛如一個加冕登基、高高在上的君主,並不是普通人都能領悟的。它的真諦,只有極少數的屬於目光遠大者行列的人才能把握。
有了對悲劇的理解,那麼在面對人生時,哪怕山嶽被震動,海洋被填平,人們也能處之泰然,臨危不懼。因為生活本身就充滿了悲劇,躲也躲不掉。這或許也就是伊麗莎白對古希臘悲劇情有獨鍾的原因。
伊麗莎白站在書房的窗前舉目眺望,滿目的花草令她心曠神怡。“呵,這頑強的小生命!”伊麗莎白輕輕地發出了一聲讚歎。
苦澀的初戀(4)
原來,窗縫裡有幾枝長春藤正悄悄地攀沿而上,向屋裡探頭探腦呢。“咦,那邊來了一隊人馬,噢,可能是愛德華來了!”伊麗莎白歡快地叫了一聲,推門而去。
愛德華六世,是伊麗莎白的同父異母弟弟,僅比她小三歲。姐弟倆由於年齡相近又生活在一起而產生了較為親密的感情。他們的父親亨利八世於1547年元旦去逝,年僅十歲的愛德華在樞密大臣的輔佐下繼承了王位。
亨利八世終於有了嫡親的男性作繼承人,所以他毫無遺憾地撒手歸西了。亨利八世先後結婚六次,卻只留下了這麼一個聰明可愛卻又體弱多病的唯一的子嗣!
愛德華還只是個孩子,上午強打精神聽著樞密院大臣們的國事彙報,簡直是如坐針氈,所以用罷午膳,他就迫不及待地跑來找姐姐伊麗莎白了。
莊園裡的管家、僕役們恭恭敬敬地侍立兩旁,幾位老師也睡眼惺鬆地出來候駕,莊園的女主人伊麗莎白和瑪麗則按宮廷的禮節向著跳下馬車的小國王行屈膝禮。
“行啦行啦!每次都是這樣,煩透了!”愛德華嘴裡嚷嚷著已經奔到了伊麗莎白麵前:“兩位姐姐,為什麼要這麼多禮呢?咱們去玩吧!”愛德華親手挽起了兩位姐姐,他的這一舉動令在場的人尤其是大姐瑪麗感到驚訝不已。
“謝陛下的美意。真沒想到,才幾天不見,陛下就變得這麼成熟,禮貌周道,這真是我朝臣民百姓的喜事。多謝主耶穌的隆恩!”瑪麗自顧自地在胸前划著十字,一臉的虔誠。
“好啦,大姐,誰都知道愛德華聰明過人,我相信這是他自身努力的結果,他很快就會成為一個稱職的國君!”
伊麗莎白對長她17歲多的同父異母姐姐瑪麗的言行舉止一向看不慣,不過她善於剋制自己,常常把自己的感情掩飾起來。這番話她是帶著微笑說的,可瑪麗還是聽出了話裡的弦外之音,她的臉色有些不悅,故意不看伊麗莎白,直盯著愛德華六世。
“陛下是該放鬆一下,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不敢想象您這副瘦小的肩膀能支撐得下堂堂的英吉利王國!陛下您千萬要多保重呀。天佑我主,阿門!”
作為英格蘭的第二號法定王位繼承人,已經30出頭的瑪麗尚未婚配,是一位老處女了。當初小愛德華受洗禮的時候,亨利八世讓大女兒瑪麗當小兒子的教母,所以瑪麗的語氣不乏絮絮叨叨的關懷,不過她的眼神卻有些飄乎不定。誰知道她的話是不是言不由衷呢?
愛德華放慢了腳步,打量著一左一右同是紅頭髮的兩位姐姐。他其實對大姐瑪麗沒有多少親情,他總覺得這位大姐心事重重,表情又過於嚴肅,給人以冷冰冰的、高深莫測的感覺,讓人難以親近。她一點兒也不像伊麗莎白,又漂亮又活潑又熱情。除了頭髮的顏色一樣以外,兩位姐姐的外貌看來就再沒什麼共同之處了。伊麗莎白雖然還處於青春發育期,但已經顯示出了她亭亭玉立的風姿,纖細的身腰以及姣好的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