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不逛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部分,關東異志,男孩不逛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聲音:“不是我不想出來,我是出不來!”,這時我開口問道:“老人家,您現在在哪兒?如果不嫌棄的話,我去救你好不好?”,此話說完又是一片寂靜,待了好一會兒,地下才傳出一絲迴音道:“救我?哈哈哈哈……我救世人,你卻說要救我,可笑,可笑!”,我和河野聽罷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應答才好,只好變了一種說法道:“老人家,那您……可否賞個臉讓我們見您一面?”,這次他回話的時間比每次都長,足過了有一刻鐘時間老者才回應說:“你們若真想見我,就將長明燈裡面的燈油滴進人參地附近的地孔”,我忙問道:“老人家,那竹籃裡裝的……不是屍油麼?”,半刻鐘後老者聞聽語氣微驚,道:“你怎麼知道?”,我又答說:“這一來一回時間太過漫長,我還是先依您說的去做吧!”,說罷,我騰身躍起,在大廳的半空之中拽下四五個盛長明燈的竹籃,我抬眼一看,竹籃密封的很好,在竹籃的底下正是那金黃的、粘稠的、令人反胃的屍油。待我雙腳落地,又將屍油籃子分發給幾個日本小兵之後,從地孔之中終於傳回一聲:“好!”
小兵們聽不懂中國語言,河野雖然明白,但迫於形勢卻也不敢將實情告訴他們。那些小兵神色天真,就像在執行一項日常的簡單任務,用手將油脂摳出,又用頂層的純油稀釋一番,我越看越是噁心,索性就調轉頭去。河野在此期間亦假裝與我談話,將這反胃的一幕避去。過了半刻時間,小兵們倒完屍油向河野報告,河野聽罷點頭,故作鎮定地注視著石地的氣孔。過了一會兒,從地底傳出幾聲碰撞,漸漸地,碰撞聲音越來越大——‘卡茲,卡茲……’宛如以肉擊鐵一般令人毛骨悚然。終於,廳中央那片人參地裡開始急劇顫動,我一見不妙急忙向後身疾退,就在我腳尖兒剛落地的一瞬間,人參地裡就像引爆了一枚炸彈,七品葉的人參滿天亂飛,沙屑伴著黑土蔓得滿屋都是。濃煙散盡的同時,一根如巨榕樹般粗細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那是一頭大蛇,一頭比河蟒還要巨大許多的大蛇!
小兵從未見過如此駭人的東西,有些定力差的當即便昏厥倒地,剩下幾個戰意亢奮的舉槍便想攻擊,卻被我與河野遞一同阻攔住。我用餘光打量一番大蛇的體型面貌:這品種不是山間常見的綠皮草蛇,亦不是幾乎無毒的巨蟒一類,它的頭上生著一個肉瘤,正是傳說中的‘棒槌蛇!’——提到棒槌蛇,須要追溯到不鹹山的野史《棒槌鳥》一章中去:傳說在不鹹山中曾住有一對戀人,男的姓王,很會抬棒槌。那一年的五月,知府為了上京朝聖討皇上的喜歡,就抓走他的戀人逼迫他進山去抬寶參。尋常的百姓哪遭得起這罪?這人心急火燎、翻山越嶺了幾天終於在崇山峻嶺之中發現了一棵寶參,因為戀人被囚禁起來,於是他太心急了,竟然忘記用銅錢插地去驅走藏於地下舔舐棒槌根鬚的大蛇,結果挖出棒槌的同時被穴中的大蛇一口咬死。不到一日,王姓男人慘死的訊息不脛而走,他的戀人聞聽之後不肯相信,竟化為一隻小鳥飛入不鹹山內,口喊‘王哥、王哥……’去尋情郎。在山中,他終於尋見了王哥的屍體和在他身旁盤踞的大蛇,悲憤交錯之中她在高空之中閃展騰挪啄瞎了大蛇雙眼為情郎報了仇。自此之後,在不鹹山林就多了一種長著黑白斑紋的小鳥,這種小鳥由於叫聲酷似‘王哥’,故而被當地山民稱為‘棒槌鳥’,有棒槌鳥的地方才有棒槌這幾乎已是一個不爭的常識,而在那傳說中被啄死的棒槌蛇,就是頭上長瘤的巨蛇。
傳說棒槌蛇之所以喜歡盤踞在棒槌底下舔舐根鬚,是因為棒槌的根鬚是吸取天地之氣的必然通道。棒槌的大名叫做人參,是‘關東三寶’之首,它吸取了天、地、人靈氣,經過了百年凝練才形成了這樣一種絕倫的蓋世瑰寶。在此期間,母蛇經常在棒槌附近挖坑產下蛇蛋,待到小蛇孵出便會被棒槌的靈氣所供養,體型和毒性均會比尋常的毒蛇高出許多許多。不過尋常的棒槌蛇至多有一人粗細,而眼前的這條竟有巨榕一般大小,想必定然是受了屍油的滋潤所致。我與大蛇對視了許久,開口問道:“老人家,難道這……這就是你的真身麼?”,大蛇聽罷我的話紋絲不動,信子卻從巨嘴當中探了出來——不得不說,它的呼吸之中透著一股暗色的綠氣,這股綠氣與小寶兒當日所受的可謂是一般無二。
“放屁!”,在大蛇的頭頂傳來一聲叫罵,我循聲觀看,只見在大蛇的肉瘤之頂攀上一隻人手,片刻之後一個渾身赤裸的老頭兒爬到大蛇的頭上,正用雙腳夾著蛇頭左右搖擺著身子,他的一隻手抓著大蛇的鱗片,另一隻手撫著它的肉瘤,而大蛇卻在他面前卻出奇的溫順,宛如是聽從老者指揮一般。“唉……”,老者嘆了一口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