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部分,後宮系列:大清帝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土地兼併程度也達到了一個高峰。方懷之所以親政之始就大力發展工商業,就是為了緩和這種矛盾。但數千年的農耕文化,使得中國農民的基數龐大的難以想象,憑剛剛開始發展的工商業根本吸納不了如此龐大的人口,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矛盾,還是隻有進行土地改革。
但作為現在中國大地主、大官僚、大資本家的後臺老闆,方懷顯然不可能實行共產黨“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所以只有選擇用國民黨在臺灣實行那套土地國有化政策,從地主手裡買土地再分給百姓使用。
不過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這個時候掌握在地主手上的土地已經達到了一個恐怖的數字,購買土地這筆如同天文數字般的錢從何而來?這筆錢比教育所需要的資金還要大,但方懷哪裡還有錢,與法國一戰,把國庫打得是空空如野,方懷還在盼著法國的賠款來給士兵發軍餉。所以這件事一直懸而未決。
但不進行土地改革這種矛盾如何解決?這種矛盾積累下去,一旦爆發出來,它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切,來自後世的方懷對這一點有深刻的認識。因而方懷一直在思索解決的辦法,現在他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透過對外擴張,轉嫁矛盾。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可以使國內的百姓獲得土地,還可以使工商業獲得更多的資源,更重要的是使那些麻木不仁的國民恢復血性,找回這個民族的尚武精神。
第七十七章 中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