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部分,後宮系列:大清帝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ぐ6�沙銎��蝗牒M逭觳臁!�
此刻的鐘進正在炮臺破口大罵:“操,你們這幫臭小子,連續四次齊射,連法國人軍艦的毛都沒撈著,平時叫你們好好練習,一個個給我打馬虎眼,現在丟人現眼了不是……”其實也不是怪楚軍第一鎮的這些炮手們,畢竟這些克虜伯炮是野戰炮,這個時候改作岸防炮,彈道軌跡和以前完全不一樣,加上練習的時間又短,能打得準才是有問題了。
鍾進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只是這樣好的機會丟失了,確實讓人窩火,所以言語上才激烈了些。
此時楚軍第一鎮的這些炮兵們還是一個個羞愧得漲紅了原本就已給凜冽海風吹的紫紅的臉,不過沒有人看得出來罷了。
“敵人快艇1在瞭望臺負責觀察計程車兵報告。
“這次給我打準了,給我來個點射,不讓法國人進來偵察。”
“轟”這次炮手們在接到目標指示後,小心調準了炮口,這發炮彈打得出奇的準,一炮就命中了進來偵察的法國快艇。二百二十毫米口徑的炮彈對於這樣一艘小艇來說是殺雞用牛刀了,只要命中就是砸也把這艘法國可憐的小艇砸沉了。
沒想到中國人一下子竟然又打得準了,皮埃爾不由思考了一陣,最後決定分兵兩路,一路從正面吸引炮臺火力,另一路繞到基隆東面登陸,從側翼攻打炮臺,這次跟隨艦隊出征的還有法國遠征軍的六千士兵。
正面吸引炮臺火力的法國艦隊分成兩排,前排是主炮口徑較小的“克拉克”、“魯捅、“膽”、“火槍”四艘炮艦,後面是主炮口徑較大的“阿米林”、“梭尼”、“雷諾堡”、“尼埃利”四艘巡洋艦。
雖然法國軍艦上的火炮數量要遠遠炮臺的火炮數量,但真正派得上用場的只有各艦的主炮,所以雙方的火力其實差不多,於是一場慘烈的炮戰開始了。
第三十八章 基隆之戰(中)
一邊是石屑橫飛,一面是翻江蹈海,炮臺塌方的聲音與滔天的海浪聲交雜在一起,譜寫了這場炮戰的樂章。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88)
鄭餘是楚軍的老炮手了,當年推著小炮跟左大帥出征新疆時他就在了,他大字不識幾個,所以幹到現在也只是個隊官。但他打炮極準,早上就是他打中了法軍的汽艇。
炮戰進行得異常激烈,不時有法艦火炮打出的炮彈落在他所在的炮位,炮臺是倉促修建的,並不堅固,在連續遭受法艦重炮轟擊後,炮位就有可能會被震塌,將裡面的人盡數給活埋。
頂上不時落下石灰,連牆壁都出現了道道裂紋,不過鄭餘似乎沒有想過躲一躲的問題,兩眼通紅的他現在想到的只是怎麼把一發接一發的炮彈打到法國軍艦上。他不懂得什麼精忠報國的大道理,他只是為了一口氣,老子是中國人就不能輸給洋鬼子。
“炮管太熱了,再打下去恐怕會炸膛埃”身邊幫鄭餘裝彈的苟二這時道。連續的密集發射導致炮管溫度已經上升到了非常危險的地步。
“什麼,你說什麼。”鄭餘的耳朵這時“嗡嗡”一片,除了炮聲根本聽不到其它聲音。苟二見了便在他耳邊大聲的再說了一遍。
“澆水,往上面澆水”可是鄭餘旋即發現水已經用完了,他猛地一甩手道,“不要管炮管了!鬼子又上來了,給我狠狠的打1
又是一發炮彈命中法軍靠前的“魯捅號炮艦,旁邊苟二忍不住一陣歡呼。“魯捅號炮艦炮艦此時已是遍體鱗傷,一副衰敗之象,被擊毀的桅杆還未清理,下垂在甲板上,象鬥敗了的聳拉著脖子的公雞。
鄭餘也不禁微微而笑,就在這時,頭頂傳來一聲巨響,轟然間整個炮位倒塌了,鄭餘和其他四名士兵的生命被永遠地埋在了裡面。
而在海灣的另一面,法軍成功登陸。
“超武”和“元凱”只是木殼的老式炮艦,排水量也僅有1250噸,與在“馬江海戰”中沉沒的“飛雲”、“濟安”、“伏波”屬於同級艦。他們哪有一面應對“巴雅”和“拉加利桑尼亞”的打擊,一面阻止法軍登陸的實力。
皮埃爾甚至只分出了“拉加利桑尼亞”號來對付“超武”和“元凱”,而親自指揮“巴雅”號支援法軍登陸。即使二對一,“超武”和“元凱”也不是4600噸的“拉加利桑尼亞”號的對手,先後被擊成重傷後,兩艦退入雞籠灣深處。
鍾進現在一臉是灰,左臂也掛彩了,是給炮彈碎片擊傷的。由於地阱炮總得有人伸個頭出去負責瞭望和指示目標。 所以去操作火炮抬起和點火射擊時也肯定是暴露在法國人的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