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後宮系列:大清帝國,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使上下一心,有何敵不能克。
就在這時,聶士誠、左寶貴、馮子材、徐邦道向劉永福走了過來。
“淵亭,原來你在這裡,你可讓我們好找埃”年過六旬依然性如烈火的馮子材走上前來拍著劉永福的肩膀道。
其它幾人也上來見了禮,劉永福此時笑著道:“適才永福路經此地,見林書記在給士兵上課,忍不住見獵心喜,停下來見識了一番。果然是大有收穫,這書記一職實在是妙用無窮,聶統領真是想的好辦法埃”
聶士誠一聽搖手道:“劉統領繆讚了,這書記官乃今聖上所置,非是士誠之能,其餘各鎮也都有此職。”
劉永福一聽,臉色一黑逼問道:“既是各鎮都有,為何我黑旗軍獨無,莫非我黑旗軍不堪教化嗎?”
“這個,”聶士誠不由為難道:“或許是黑旗軍歸國未舊,皇上還沒來得及指派,相信過些時日便會到了。”
“既是如此,永福想向聶大人暫借二十名書記官,待皇上指派的人到後再一併歸還。相信聶大人身為皇上欽點的北路主帥,定然不會拒絕。”
聶士誠生性老實之人,劉永福這一頂大帽子扣下來,頓時讓他不好怎麼拒絕。
“這個,我營中也無多少書記官,好些事情還需他們幫忙料理……”
劉永福不等聶士誠說完,一張手道:“那就十五個,再不能少了。”
聶士誠無奈地看著劉永福,道:“好吧。”
聽到聶士誠的話,劉永福原本黑著的臉立刻變成一張笑臉,簡直比翻書還快。看得旁邊左寶貴不由瞟向徐邦道,那意思:娃的,跟你小子有得一拼埃
徐邦道得意地攤了攤手。
劉永福此時也是一臉地笑容,自己黑旗軍用說敢衝敢拼的那是一抓一大把,想這種會讀書寫字又知兵事的卻是鳳毛麟角。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50)
搞定了書記的事,幾個人走進中軍大帳。待所有人都坐下後,聶士誠調整了心情道:“昨天河對岸的老鄉送來情報,說是這幾天夜裡一直看見法國人往南邊跑,我想法國人應該是猜到了我們的計劃,開始往南撤了。”
左寶貴一聽,道:“那我們快追上去把他們拖住啊,絕不能讓法國鬼子就這麼跑了。”
徐邦道點點頭道:“我也是這個意思,只是元江(即紅河,中國管紅河叫元江)水面寬闊,法國人又留了不少部隊殿後,這幾日傷亡都不小,得想個什麼辦法。”
聶士誠聞言道:“辦法皇上已經想好了,皇上派了‘鎮東’、‘鎮西’、‘鎮北’、‘虎威’四艘炮艦來相助我們渡河,以四艦的艦炮作掩護,開啟缺口,一舉渡過元江(紅河)。”
眾人轟然領命。
像很多熱帶河流一樣,紅河的水量很大,‘鎮東’、‘鎮西’、‘鎮北’、‘虎威’四艘炮艦通行在其上一點問題也沒有。
在海中這四艘排水量才500噸炮艦不過是人見人欺,但到了江河之中就成了巨無霸一般的角色。任何堅固的工事也擋不住它們那11吋阿姆斯特朗前膛炮,一炮下去必然是工事連工事裡面的人一起完蛋。
更何況四艘炮艦還裝備了後膛速射炮和機關槍,四艘炮艦往法軍控制的南岸一靠,除了法軍的火炮還能發發言,其它的火力全部被壓制得死死的。
但這時候法軍大部分的火炮都已南撤,剩下的還要均勻分在幾百裡的紅河防線上,一時間哪能集中起來對付中國的炮艦。
在四艘炮艦的幫助下,湘、桂、淮、滇、黑旗五鎮迅速突破紅河防線,把斷後的法軍包圍在河內。在前無支援,後無退路的情況下,只經過了一天的戰鬥,法國遠征軍第三旅和第五旅一部即宣告投降,第三旅指揮官馬瑞爾准將以下7000餘人被俘。
後宮系列:大清帝國(151)
第六十六章 最後一戰(三)
1884年10月8日晚,峴港。海風輕撫著海面,發出陣陣濤聲。
峴港,也叫土倫,其港闊水深,背山面海,形勢險要,海灣呈馬蹄形,北接海雲嶺,西有福祥山脈,東南靠五行山,東北還有茶山半島作為屏障,為越南三大天然良港之一。不管是陸路還是海路它都位處樞紐,不僅法國遠東艦隊的軍港,也是法國遠征軍的前進補給基地,所以中法兩軍的將領都意識到了峴港的重要性。
利士比不是政治家,他永遠也料不到政府內閣會在這個時候徹底倒臺,使法國陷入混亂之中。新上任的臨時內閣還沒有確切的答覆,只是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