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2部分,三國之涼人崛起,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塊遮羞布。導致漢室威嚴尚在,但也僅僅剩下威嚴了。
招兵買馬!
涼國各郡紛紛豎起募兵榜,休養生息下得到的青壯紛紛投軍,在最快的速度下武裝上涼國庫府積壓的兵甲,投入訓練。
涼國得兵種有三個級別,一為涼國精銳、二是涼國常備軍、三則是臨時徵召的兵馬。
精銳便是涼王覆甲與青涼武卒。青涼武卒便不說的,都是些黃巾時便活躍於戰場擁有非凡勇氣與戰鬥力的軍士,所欠缺的只是戰功來兌換上好兵甲,優勢為兵員數量眾多,劣勢呢,便是素質參差不齊。
而涼王覆甲,則大多數為涼州本土徵募的羌胡、漢兒,進行最殘酷的訓練,中下軍官皆由書院子弟充任,配備涼國最優質的兵甲駿馬,在戰場上具備決定勝負的能力。
他們的戰鬥力,隨著涼國技術革新而是越來越強大。
而現在,涼國簡陋的蒸汽鍛爐已經改進的差不多,新出爐的兵甲檔次又有所提升,這也意味著他們的戰鬥力再登一個臺階。
這支超過五萬人的精銳部隊,則是此次南平江東的重要部署,而馬越則打算先期將三萬覆甲軍投入中原戰場。
若非劉璋那封信,馬越只怕會將涼王軍盡數輸出……他還從沒想過,在自己身邊,涼州這個地方,會有人想造反?
是傻了吧,涼州人跟著自己多好啊,尤其是早些年的那些兄弟,如今雖然官位不高,但皆是手握大權,或是安於享樂……人活一世,大多數求個富貴安年,若這還不滿足他們還想要什麼?
難不成指望跟自己一樣爭霸天下呢?
他媽的,要是天底下沒那麼多人想殺自己,馬越都想在涼州當個富家翁啊!
但為了以防不測,他還是留下了兩萬覆甲軍留守隴都近畿,由馬超、馬鐵兩位侄子統領……別管是誰,總不會是自己侄子打算弄自己,這點他是能夠肯定的。
如果說徐州、冀州的戰火綿延同時開始,僅僅讓馬越感到巧合而已,那麼來自潼關的戰報與華雄親筆寫就請求援軍的探馬帶來的訊息,便足夠讓馬越真正地緊張起來。
他與華雄的想法不一樣,華雄以為張遼不過是個叛將,跟著呂布叛了丁原,又叛了董公,如今背叛朝廷也不奇怪……但馬越很清楚,張遼背叛朝廷的可能性不大。
他這個人是一直追隨朝廷的,丁原任幷州時,張遼效力的是朝廷。跟著董卓時,效力的也是朝廷。後來幷州易旗,張遼才真正地叛離幷州,因為他心向朝廷。
而現在,張遼帶兵以叛軍之身強攻潼關,在馬越眼裡這就像個訊號,一個在平時滿不在乎,此際卻非常不好的訊號!
朝廷,也要對自己動手了!
華雄的戰報很詳盡,不禁指出有三萬叛軍在幷州叛將張文遠的率領下攻擊潼關,對其後的數萬朝廷兵馬也有所提及。
儘管隻字帶過,馬越卻深深地記進腦海……北軍將軍夏侯惇、南軍將軍夏侯淵,再加上個于禁,共督四萬之眾落在後面……馬越心底有充足的直覺相信,朝廷的四萬兵馬和前面的三萬叛軍,絕對是一夥兒的,為的就是要奪老子的潼關!
那是七萬兵馬,華雄怎麼守?
馬越沒有辦法,請二兄馬宗督帥三萬兵馬自隴關出擊,接應華雄……馬越壓根沒打算讓華雄死守,如果讓他死守,那他只能死在那裡。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而緊接著又傳令三輔的主官裴綰等人,向潼關調派援軍。
只求儘可能在可行的情況下拖住一段時間。
三地之混戰起,馬越第一個想法便是把這些事情聯絡到一起去思考……劉璋的密信也告訴他一個資訊,隴都內部也有人會對自己不利。
敵人的手,伸得太長了。
他知道無論幕後推手是誰,絕對都有他那個在洛陽做丞相的孟德兄長一份。
不到要緊關頭不出手,出手便是暗奪潼關的殺招。
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確實陰險!
不過馬越並不畏懼。
每當他遇到困難,便總會想起自己年輕時做下的那些荒唐事……帶著程銀部落裡三十多個惡少年北上邊塞,面臨數萬鮮卑人的重重圍捕,那時候他都沒有怕。幾百人衝擊羌王營地時,他都沒有怕。甚至自己一個人從黃門寺獄闖出來衝擊上百期門武士時他都沒有怕。
這個時候他會怕?
事實上現在天下已沒什麼事能讓手握近百萬雄兵的馬越畏懼了。
甚至他的心裡還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