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9部分,三國之涼人崛起,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孫,生生世世不得再入洛陽,入關中者,視為叛逆,天下共誅!”
馬越,渾然不知,方才殿中的漢劍若沒有抽回劍鞘,潮水般的虎賁軍將會把他淹沒在人海里。
第七十八章 君臣決裂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涼王,哪裡有這樣的王爵?
別人都是郡國,到了馬越這裡王國卻成了一州之大了。也不知皇帝這一下子會叫多少人眼紅。
千里涼州路,他不知走了多少回,這一次卻最令他從內心裡感到難過。
他以為他與劉協會是一副追憶往昔,攜手共進的模樣,卻不想最終鬧成了這副模樣。
與馬越相對的,是一干將領文臣歡呼雀躍,一路上涼州覆甲軍高唱戰歌喜氣洋洋,簡直好似過年一般。上一次走這條路,馬越的心頭滿是歡言,得了涼州牧的職位令他欣喜若狂。
可這一次,一路他都沉著臉。
儘管,本初之戰贏了,天底下權勢最大的袁氏一族被他拔除。
若干年後,若馬氏一族未泯滅於戰亂之中,漢家將會傳出一句好似高祖時的遺訓一般成為祖訓——馬氏子孫不得入關中!
這句話就像巨石壓在馬越心底不能輕鬆。
馬越帶著妻兒回到了涼州,任命程立為國相,閉門謝客拒絕接見任何人,即便是麾下將領,也難見他一面。
像頭受了傷的野獸,回到自己安全的山洞裡暗自舔著身上橫七豎八的傷口。
他不該前往洛陽,他覺得自己不應該去洛陽。
侯選死了,涼州少了一名英勇善戰的將領。馬休死了,兄長沒了嫡子,宗族少了個孩子……涼州多好啊,他為什麼要去洛陽,見那君臣決裂,趟那一路屍山骨海。
馬越信馬由韁地撂挑子令整個涼州變得動盪,他們心裡的涼王不應是這個樣子。
無論涼州如何,天下仍舊還在照常運轉著。
馬越離朝後,朝廷任命兗州牧曹孟德領三公司徒之職,算是朝廷最年輕的三公。陳王劉寵也在洛陽領了九卿之職,劉備儘管沒被馬越任命南陽太守,卻也被曹操委任了同樣的官職。
朝中幾個議郎在朝堂上不斷地抨擊馬越,言說此次陛下給馬越封國不過是又一次地放虎歸山,若是當年馬越被圍北軍大營之時便將其拘殺,也就沒了今日的馬氏之禍,到頭來受挫的還是皇帝自己。劉協撐著手臂在龍椅上沒有說話,反倒叫群臣變本加厲。但劉協並非一直沒有說話,他只是在想,當日他若拔出劍來……他們就滿意了嗎?
曹操沉著臉沒有說話,其實他心裡對兩邊都感到氣憤,這些傢伙居然敢抨擊馬越,馬越在朝的時候怎麼不指出來?無非是欺負皇帝年少罷了。而皇帝為涼國封王也令曹操氣憤,涼州那是個目無法度的地方,馬越這些年來聲威太盛,那塊生養兇惡的土地已經只認馬越不識漢室了,這個時候封王那涼州還能收得回來嗎?因此他故意不說話,想看看皇帝面對這種情況會如何收場。
結果,讓他萬分想象不到的是,劉協終於忍無可忍,猛拍龍椅喝道:“左右虎賁何在,此人咆哮朝堂目無君父,拖下去城南梟首示眾!”
這一天,朝臣終於想到他們忽視了很久的事實,這個皇帝是在馬越的懷抱中登上皇位的……新帝登基,對朝臣而言是一段暗無天日的時光,那是這些中原文臣武士被涼州人支配的恐懼
孫文臺的攻勢兇猛,在荊州刺史劉表死後,其二子在荊州世家的幫助下勉強穩住局面,卻也難阻擋孫堅一路向北推進企圖佔據荊州全境的雄心,這個時候的南陽便是重中之重了。劉玄德在這個時候,踏上了前往南陽的路……朝廷正統的兩千石官職,這是劉備登上最高的官職。
阻擋孫堅,勢在必行!
劉備對自己阻擋孫堅信心滿滿,但韓馥對於阻擋公孫瓚卻毫無頭緒,儘管在冀州名將麴義的浴血奮戰中尚能維持局面,但公孫瓚的兵勢是越打越強,冀州軍卻越打越弱了,如果朝廷再沒有援軍的話……冀州只怕就全部落入公孫瓚之手了。
再往北的方向,更亂了。遼東太守公孫度在中原大亂時終於拿定主意奮起反叛,分遼東為遼西、中遼二郡,自稱遼東侯、平州牧。打製戰船,渡海取東萊諸地,私設營州。趁公孫瓚與冀州作戰大興兵馬之事,設館招賢,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雄踞東北。
一時間,知道公孫度所作所為的人,皆以之與馬越比擬。謂之東北公孫,西北馬越。
當然了,提起馬越人們多是譭譽各半,但提及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