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部分,三國之涼人崛起,保時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昂首說道:“在下也沒說錯,馬越不就是閹黨,他的一切都是梁鵠、張讓給他的,不是閹黨是什麼?”
盧植搖了搖頭,回首望著洛陽的方向,笑了:“那不是閹黨……是陛下。”
說罷,盧植抬手喝道:“傳令全軍,側應四營,向前進軍!”
第四十七章 防人之心
冀州南部,廣袤的平原之上,兩支軍隊遙遙相望,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一方為漢軍,五營校尉部與材官拼補足有七千餘人,兩側遊曳著數千名三河騎兵。馬日磾的射聲部位列前軍,七百餘人排成兩列,其後為兩列大漢材官抬著強弩,射手千餘。徐榮率領的步兵校尉部與材官組成中軍以步兵陣型置於射手陣後方,兩個陣型涇渭分明卻相距不過數步。
一次近距離接戰便被打殘的越騎校尉部併入長水營,在右翼遊曳,兩部所剩騎兵拼在一起還有九百餘人。
左翼則是三河地區緊急招募的騎兵與北軍屯騎營,儘管無論鎧甲兵器與馬匹看上去都遠差於右翼,但三河騎兵超過兩千的數量足矣彌補這個劣勢。
盧植的被一干親衛死士守護在中軍,在他的身側有掌旗官與數名傳令,還有一組金鼓。
金鼓是四金六鼓的合成,四金指錞﹑鐲﹑鐃﹑鐸。六鼓指雷鼓﹑靈鼓﹑路鼓﹑鼖鼓﹑鼛鼓﹑晉鼓。古代軍隊行軍作戰時離不開金鼓,命令軍隊行動與進攻就打鼓,即鳴鼓而攻,而命令軍隊停止或退回就擊鉦,即鳴金收兵。
鼓聲一響,大軍立即壓上,上萬人的腳步聲在天地間迴響,整個軍陣分外整齊地朝著前方勻速走去。
馬越勒住韁繩,胯下駿馬人立而起,馬越挺起長戈喝道:“大漢勇士,建功立業在今朝,隨我側應!”
曹破石提著彎刀喝道:“殺啊!”
上千騎兵轟然而動,騎兵驅使著馬匹踱著步子向前走去。
騎兵的作用不是直線硬碰,那是徐榮手下的重步兵的責任,馬越的使命是著重打擊敵人的薄弱位置,為主力步軍創造機會。
等到敵軍被打到潰敗的時候,才是他們的用武之地。
數里之外黃色接天連地,這些漢子在一個月前都還是老實的莊稼漢、獵戶、漁夫。今天,他們是勇敢的戰士,狂熱的信徒,即將硬撼整個漢朝最精銳的部隊之一。
這裡是冀州,是他們的大本營。
這兩萬黃巾的首領,是黃巾三將軍中的地公將軍,張寶。
張寶生的高大健壯,十餘年來,張寶跟隨大哥遊醫南北,耳濡目染之下不但有好武藝傍身,還有一手醫術絕活。他麾下的黃巾將士不是精銳,大半都是荊揚之地長途跋涉遷徙至此的信徒,沒有軍事訓練卻有著一股不懼艱險的狂熱。
這也是張寶收到敵情的報告之後沒有後退反而在此地擺下陣勢準備跟漢軍精銳打一場硬仗的原因。
只不過……張寶沒想到漢軍主力竟然也有近兩萬兵力。
張寶騎著一匹黑鬃馬,遙望著數里之外擺好陣勢的漢軍,臉色陰晴不定。
在他身後落後數步,一健壯的黑麵漢子拍馬跟上說道:“將軍,敵軍勢大,吾等皆為百姓且兵裝不整,恐怕不是對手……”
“是啊。”張寶點了點頭,伸手遙指漢軍說道:“元福你看,敵軍軍陣嚴整,側翼騎兵眾多,與我軍不利,傳令後撤二十里,不要自亂陣腳。”
被稱作元福的黑麵男子點頭撥馬便走,派出十餘名哨騎四處傳令,之後便領著軍陣中僅有的千餘騎兵奔至陣前,謹慎地望著對面的漢軍。
在元福離去之後,張寶又再次派人傳令,前往鉅鹿通報軍情。張寶軍的馬匹不多,除了大將周倉的千人督戰隊有戰馬之外就只有張寶身邊的近百親衛有戰馬。
平民百姓,就是弄來馬匹,許多人也不會騎。
張寶嘆了口氣,緊張的看著對面的漢軍。
“誒,馬校尉,你看這群黃賊怎麼不打就打算往後撤了?”
漢軍右翼,曹破石與馬越一同在陣前慢慢向前迂迴,剛走了不到兩步,曹破石便指著對面軍陣笑罵道:“一頓慫蛋,剛才不是敢埋伏老子嗎,現在遇到我漢軍主力各個都慫了。”
馬越看著緩緩後撤的黃巾也勾起了嘴角,不是嘲笑,他對對面的將領產生了好奇。
不是衝動之輩,還有些腦子。
就在此時,中軍左右猛然傳去鼓聲,馬越心神一緊,對曹破石說道:“曹校尉,將軍叫我等出擊了。”
曹破石根本不用馬越提醒,自馬背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